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自1991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LC已被大家公认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较常见,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是LC的难点之一,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及原则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1995年至201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中心医院共开展2 512  相似文献   
2.
西藏为包虫病流行区,但以往报道的多为细粒棘球蚴病,偶尔提及多房棘球螺病。现将我们收集的12例肝多房棘球蚴病分析如下。一、病例来源病例均为西藏那曲,山南、昌都三地区医院和自治区医院保存的手术标本或其病理切片经复查证实者。最早1例为1960年切片。二、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2例中男女各6例。其中20~23岁4例。25~32岁4例,40、45、57、65岁各1例。牧民4例,农民2例,教师2例,工人、干部等4例。病人均系藏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5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手术病例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5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前壁切开置入胆道镜探查/见结石取石后"T"型管引流术14例取石成功,1例因胆总管粘连,而中转开腹。有效率93.3%;全组病例随访6-12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双镜联合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手术,具有创伤小、探查准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有条件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盆腔妇科病误诊阑尾炎的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 对12例误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盆腔妇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的经验教训.结果 急性化脓性盆腔炎6例,右侧输卵管炎并积脓3例、卵巢囊肿并感染3例.结论 临床经验不足、妇科相关病史及检查的疏漏或误导、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未请相关科室会诊是妇科盆腔炎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云丹  冶俊山  罗亦刚 《腹部外科》2010,23(5):315-315
包虫病在西藏地区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本病在城镇的发病率亦显著增加,居民因此病返贫现象也较严重,因而对于此病的治疗显得颇为重要。此病临床上所见有两类:一是由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称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通过分期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5例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Ⅰ型)患者分期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4例在局麻下胆总管囊肿穿刺置管引流,二期行囊肿切除和胆肠Roux-en-Y吻合术。11例患者一期局麻下行胆总管囊肿造瘘外引流术,二期行胆囊切除和胆肠Roux-en-Y吻合术;15例均在4~6个月内治愈。结论分期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肝囊型包虫病采用内囊摘除与外囊剥除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囊型肝包虫病患者118例,其中采用传统内囊摘除术56例,外囊完整剥除术62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各种并发症、手术死亡率、原位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 新型外囊完整剥除术术后并发症、原位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再次手术率、术后住院天数等均低于传统组.而外囊摘除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 外囊完整剥除术作为一种新型术式,能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降低原位复发率,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上帝铸造他的时候,一定用了另外一副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