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自2010-05—2012-11采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治疗21例骨盆髋臼骨折。其中13例患者按Tile分型:B2型5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7例,联合髂窝入路5例,联合经皮骶髂螺钉1例。8例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1例,T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和前加后半横行骨折各1例,其中2例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结果 19例获得了平均15.6(6~30)个月随访,骨折平均在2.9个月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3例,复位良好7例,复位较差1例。1例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具有切口小、解剖清晰、固定操作简便等优点,作为髂腹股沟入路之外的选择,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以锁骨中1/3及中外1/3连接处为最多见。我院白1997-2004年对154例锁骨骨折采用了三种内固定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21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临床骨折固定方法的增多,记忆合金广泛用于治疗各类骨折。我院2001年1月-2005年8月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简称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21例,全部随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伴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陈旧性胫骨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采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8例骨折均愈合,软组织缺损得到修复,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采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手术安全、可靠,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术后出现螺钉断裂.报告如下. 1病 例报告 患者,男,22岁,因车祸致右小腿受伤23 d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肿胀,浮髌征阴性,Lachman征阳性,抽屉试验阳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麦氏征阳性.MPI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外侧半月板破裂,行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部分切除,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测8股韧带直径9 mm,股骨隧道用9mm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螺钉尾部平股骨皮质,胫骨隧道另加爱惜邦缝线于胫骨皮质上悬吊牵引,关节镜下螺钉尖部刚露出胫骨近端.  相似文献   
6.
笔者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2年7月收治骨科手术术后迟发型出血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25岁,因车祸伤及右大腿疼痛1 h于2010年3月11日急诊入院。检查:右大腿明显肿胀、畸形、反常活动,肢体血运正常。X线片提示右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入院后行胫骨结节牵引术,2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伤口引流第1天5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84例腰椎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档案纳入顺序和患者的意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开放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的评分和患者椎间植骨的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1周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术后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椎间隙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患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治疗,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临床特点,远期可获得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手术后为了预防发生髋内翻、外旋和足下垂畸形,患者常需穿防旋鞋。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患者因为防旋鞋穿戴不适,依从性较差。我科2009年2月自行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对26例Schatzker Ⅰ~Ⅴ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治疗合并损伤,监护下骨折复位,缺损处植骨,微创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7~21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4.6%,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重建关节面、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胫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 ,以往大多行钢板内固定 ,由于应力遮挡 ,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较高。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则关节僵硬不能避免。外固定架治疗有诸多不便 ,易发生针道感染。近年来 ,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疗效好 ,但价格昂贵 ,难以普及。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 ,将国产梅花针予以改良 ,治疗胫骨骨折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例 1,男 3 9岁。车祸致右胫腓骨中段横形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3个月无骨痂生长 ,开放复位改良梅花针固定后 3个月骨愈合 ,已拔针。例 2 ,女 2 6岁。车祸致右胫腓骨中上 1/3处开放性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