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外侧斜切口,切口长10~1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背阔肌前缘附着部纵行切开筋膜,游离背阔肌,斜方肌深面。用拉钩牵拉肌瓣向后,切开前锯肌膜,沿前锯肌束方向钝性分开前锯肌,显露肋骨,根据胸内病变位置确定肋间进胸实施手术。结果本组78例,其中包括肺叶切除术、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全肺切除术及肺大疱切除术。进胸时间5~10min,开胸失血量20~30ml,手术时间90~150min,关胸时间8~10min,平均住院时间15d。手术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同期常规剖胸手术无差别。出院时均无明显术侧肩部及上肢活动受限。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切口疤痕小,符合美容等特点。能显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吻合口瘘、狭窄及胃食管反流是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危害最严重,病死率高。吻合口狭窄与反流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年9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胸部小切口开胸、再造胃底、下肺动脉包埋吻合口方法治疗食管下段、贲门癌478例,无一例吻合口瘘及反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临床上大多数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经休息、抽气或闭式引流等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是经保守治疗的自发性气胸容易复发[1].  相似文献   
5.
秦永跃  边茹  司华 《医学信息》2009,22(6):493-495
目的采用吻合口纵隔胸膜包埋、胃底再造治疗贲门癌,来进行防止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胃底再造,吻合口下肺韧带包埋术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式。结果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例,发生率为4%,而实验室无吻合口瘘发生,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结论吻合口纵隔胸膜包埋、胃底再造术治疗贲门癌具有一定的抗瘘效果及明显的抗反流作用。该术式操作较为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手术经50年的普及和发展已日臻完善。但如何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仍是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左胸、左颈二切口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376例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永跃  丁旭青  高廷朝  庞彬  陈鹏 《新医学》2003,34(3):178-179
目的:探讨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手术后止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胸腔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自行改制的F7型输尿管导管1根植入壁层胸膜外间隙、交感链外侧1cm处,并与交感链平行,通过此管于有腔手术后注入1%利多卡因,行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应用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如肺不张、胸腔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4-48小时各时段的疼痛评分A组均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肺不张及感染发生,B组肺不张及肺部感染5例,占8%,胸腔感染2例,占3%。结论:单侧多根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手术后病人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改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胸骨横切口(8-10cm)不进入胸腔的方法,进行胸腺瘤或胸腺组织的清除,包括前纵隔脂肪组织,手术共进行19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占84%。结论 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创伤及痛苦,有利于术后近期恢复及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实为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简称VSR)是心梗病人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我们自198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12例VSR进行手术治疗。入院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IABP辅助治疗,并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为41.7%。VSR临床表现以右心衰和心源性休克为特征,及早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 1 病例报告 共同心房为一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科自1989年至1999年间先后手术治疗共同心房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1 患者,女,16岁,生后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于入院前2年行走时胸闷、心悸,有活动后口唇紫绀、咯血史2次。查体:轻度林状指,心律不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P_2亢进并分裂音,三尖瓣区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肝脏肿大(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