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MRI表现特征的认识。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的脑内MS病人行MRI扫描。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MS病灶T1WI呈中等或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脑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化形态和强化程度不一,可为结节状、斑点状或环状强化。强化程度可为明显强化,中等、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病灶的强化范围均比T2像上所示范围小,不同强化形态和强化程度不一的病灶可以在同一病例中见到。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是目前诊断MS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CT表现及其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CT表现为眼球后壁软组织肿块11例,其中肿块内有钙化9例,玻璃体密度增高8例,突眼6例,视神经增粗4例,颅内侵犯和转移2例。术前定性准确率为81.8%,分期准确率为73%。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定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47例中其中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6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动脉瘤,胶质瘤及转移瘤各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95.7%为脑外病变,4.3%为脑内病变。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为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CT表现,术前定位,定性准确率为89.4%和72.3%。结论 桥小脑角区肿瘤有特定的好发部位,CT对该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157例,并比较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证实的结石患者157例,B超、16排CT和1.5T 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 显示率分别为42.8%、75.3%和89.7%.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总管<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65例,B超、16排CT和1.5T MRCP检查对胆总管无扩张的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33%、45%和67%;B超与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检查,尤其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B超和CT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肾移植供体,其中男50例,女5例,平均31.10±6.0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33例可见副肾动脉,发生率60.0 %;7例可见肾动脉过早分支,发生率12.7 %;7例有多支肾静脉,发生率12.7%;主动脉后位型肾静脉1例,肾静脉晚期汇合3例,2例可见左侧性腺静脉粗大、迂曲,2例右侧隔下动脉源自右侧肾动脉.结论 MSCTA能够明确肾移植供体的血管变异,可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46岁。腹部隐痛 5年 ,加重 1个月入院。患者 3年前体检时 ,B超发现右肾缺如 ,左肾上极内有一肿块。查体 :左肾区有轻微叩击痛。实验室报告 :尿RBC 2~ 3 /H ,WBC 0~1个 /H。CT检查 :右肾缺如。左肾上极内可见一 4cm× 4cm圆形混杂密度影 ,边界不太清晰 ,其内密度不均匀 ,大部分病灶CT值为2 0~ 42HU ,内有低密度灶 ,CT值 -76HU ,上肾盏受挤压变形。增强扫描后肿块不均匀强化 ,CT值 -70~ 5 8HU(图 1、2 )。MRI所见 :右肾缺如。左肾肿块呈混杂信号 ,内有局灶性短T1及短T2 信号灶 ,与脂肪信号相同 (图 3、4)。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综合评估价值。方法:用16层螺旋CT机对36例患者(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29.6岁)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19例同时行延迟期扫描。结果:36例共检出72个肾脏,其中22例的双侧肾脏均为单支肾动脉供血。14例可见副肾动脉,发生率38.8%,共检出副肾动脉18支,其中左侧10支,右侧8支,10例为单侧单支副肾动脉,2例为单侧双支副肾动脉,2例为双侧副肾动脉。5例可见肾动脉过早分支,发生率13.9%。共检出肾静脉75支,双侧双支肾静脉1例,左侧双支肾静脉1例。左侧粗大的性腺静脉1例,双侧下腔静脉1例。肝右动脉源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动脉1例。另外2例可见小的肾囊肿,2例有小结石。36例中有31例供体肾符合手术标准做了移植手术。31例手术病例中,1例术中发现一支细小的副肾动脉,而2名放射医师均未报告,其余术中所见与MDCT报告相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一站式了解供体肾的血管结构、肾实质及输尿管,可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听神经瘤。结果:22例中有2例微小听神经瘤,MRI表现病侧第Ⅶ、Ⅷ神经束局部结节状等或稍低信号。注射Gd-DTPA后瘤体呈小结节状均匀强化。20例为大的听神经瘤,T1WI呈低或稍低、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高混杂信号,患侧第Ⅶ、Ⅷ神经束比对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变化一致,注射Gd-DTPA后肿瘤呈明显不均匀性、均匀性或环状强化。本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MRI是诊断听神经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应作为听神经瘤的术前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定性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结果:22例均位于幕下,其中20例位于小脑蚓部,2例位于四脑室。CT平扫15例为等或稍高密度,5例为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后均匀性显著强化4例,均匀性中等强化9例,非均匀性强化6例,1例无强化。MRI平扫稍长T1及稍长T2信号3例,等T1及混杂T2信号2例,混杂T1及混染B信号1例。增强后均匀性强化3例,非均匀性强化3例。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有较为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和CT及MRI征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