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1%~4%,与精神(如疲劳、焦虑、紧张)、免疫、内分泌、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长期糜烂的OLP病损有恶变倾向[1]。环孢素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翻转教学模式在除颤仪知识和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培训模式进行比较.方法 便利选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护士共60名,予以编号,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翻转教学组、传统培训组各30名;干预前后统一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干预后调查两组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组间的差异、干预后两组的合格率、得分以及认可度情况;最后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考核的合格率进行生存分析,描述两组考核合格率的消亡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考核合格率与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理论考核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和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认可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 Rank (Mantel-Cox)法检验得出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教学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前者能提高护士除颤仪理论的得分水平以及操作的合格率、得分水平,并受护士的认可度高,且延长除颤仪考核合格率消亡时间,从而延长复训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研究人员为克服溶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血泵溶血性能作出了评价标准,通过利用实验和仿真手段对可能造成溶血的因素,如血泵结构、叶轮参数、血泵材料、血泵流场分布等做了很多的研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血泵溶血的关联性,从而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血泵的溶血问题找到了方法.我们对目前血泵溶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胺碘酮微泵输注与常规静脉推/滴注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胺碘酮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抢救成功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微泵输注的21例为治疗组,常规静脉推/滴注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先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或微泵输注,若未转复,治疗组给予胺碘酮300mg微泵输注,对照组给予胺碘酮300mg静脉滴注,未能转复或心律控制不满意者再追加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比较两组的转复时间,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静脉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转复时间(30.5±2.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5±4.0)min,P〈0.01;治疗组在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与常规静脉推/滴注胺碘酮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比较.微泵输注的起效快.操作简便.增加用药量少.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胸壁瘢痕疙瘩切除后通过真皮锚定法减张缝合, 联合低能量电子线照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中大型胸壁瘢痕疙瘩患者临床资料。术中于浅筋膜层完整切除瘢痕疙瘩, 同时在瘢痕疙瘩中央部位保留一小块瘢痕真皮组织, 缝合切缘时锚定该真皮组织, 做皮下减张缝合;于术后24 h内进行首次低能量电子线照射治疗, 照射范围为切口边缘5~10 mm, 深度为皮下2 cm, 共照射3次, 每次间隔24 h, 总照射剂量为20 Gy。术后3、6、12个月分别记录瘢痕疙瘩宽度、增生程度(用高度表示)及复发情况;术后1年评价患者满意度(总分为10分, 0~3分为不满意, 4~7分为一般满意, 8~10分为非常满意)及电子线照射治疗后的并发症(红斑、切口延迟愈合、色素沉着等)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同一变量在不同时期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或例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微创钨针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法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的应用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我科2013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其中226例尿道下裂患者,年龄6月~26岁(平均3.8岁),其中阴茎体型119例,阴茎阴囊型83例,阴囊型及会阴型24例。术中应用微创钨针进行阴茎矫直、阴茎包皮脱套、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的切取及解剖等操作,将成形的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缝合成管状尿道,对各型尿道下裂进行一期尿道重建术。结果 术后7~8天拔除硅胶尿管排尿后,共发现12例伤口愈合不良、尿外渗及尿瘘形成。全部病例随访3月~2年,共发现尿瘘及尿道部分裂开24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尿道(吻合口)狭窄3例,尿道憩室1例,阴茎下弯复发2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26(14.2%)。结论 在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手术中,合理应用微创钨针的电切及电凝功能的优势特点,可精细分离解剖横形包皮岛状皮瓣,可安全有效获取尿道再造所需要的血运良好的包皮瓣等组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组织的损伤,可促进组织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血泵的溶血程度主要受血液的运动流场影响,所以研究血液在血泵内腔的螺旋流动特性对于螺旋叶片血泵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血液流变理论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血液在低、高剪切变率两种条件下的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速度表达式,分析了各参数对流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高速螺旋流场中红细胞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螺旋流场中的血液流动情况十分复杂,在进行高速螺旋血泵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血液在不同剪切变率条件下的流动性能及红细胞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雌雄各半)于兔耳腹侧面瘢痕造模,每只兔每侧耳造模创面2个。按照完全随机的分组原则将所有兔分为5组,每组8只,每组32个瘢痕创面,按照溶剂、不同浓度芬戈莫德分别注射的处理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芬戈莫德2.5 mg/m L组、芬戈莫德5.0 mg/m L组、芬戈莫德10.0 mg/m L组。瘢痕造模成功后一次性给药,观察并记录各组创面瘢痕大小变化,给药后第5天取材,对瘢痕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量化并比较两组瘢痕创面的瘢痕表皮厚度、瘢痕胶原蛋白沉积情况及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芬戈莫德各浓度组兔耳余量瘢痕面积比明显缩小;芬戈莫德2.5 mg/m L组瘢痕表皮厚度为(120.250±6.042)μm,瘢痕表皮增厚明显,胶原沉积率降低,分别与芬戈莫德5.0 mg/m L组、芬戈莫德10.0 mg/m L组比较,芬戈莫德2.5 mg/m L组与瘢痕增生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对瘢痕形成增生有抑制作用,芬戈莫德浓度为2.5 mg/m L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罗程华  石芬  胡颖 《家庭医药》2016,(9):145-146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诊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后组应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全程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意外护理风险事件,受到患者、护士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研究人员为克服溶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血泵溶血性能作出了评价标准,通过利用实验和仿真手段对可能造成溶血的因素,如血泵结构、叶轮参数、血泵材料、血泵流场分布等做了很多的研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血泵溶血的关联性,从而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血泵的溶血问题找到了方法。我们对目前血泵溶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