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1例。按照AO/OTA分型:31-A1型18例,31-A2型41例,31-A3型22例。采用Harris评分进行术后功能评定。结果:采用闭合复位78例,有限切开复位3例。手术时间65~150min,平均90±23min。术后X线片显示72例(88.9%)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随访12~40个月,平均2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发生。未发生髋内翻、髓内钉尖端周围骨折、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或向外侧退出。Harris评分45~100分,平均89±13分,优良率达86.4%。结论: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能有效地维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尤其对31-A3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SLIC评分系统对下颈椎损伤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76例下颈椎损伤患者行颈椎X线、CT、MRI检查和系统的神经学体检,按照SLIC系统的原则对骨折形态、间盘韧带复合体(DLC)状态和神经功能状态3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形态分为:无异常、压缩型、爆裂型、牵张型和旋转/平移型;将DLC损伤分为:无损伤型、不确定型、断裂型;根据神经学体检将神经损伤状态分为:无损伤、神经根损伤、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持续脊髓压迫损伤。根据SLIC评分系统选择治疗方法,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2(12.6±1.2)个月。15例评分≤4分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其中有4例评分=4分者转为手术治疗;8例评分=4分及53例评分≥5分的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治疗后除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神经功能无好转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SLIC评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使用简单,易于掌握,此方法对于颈椎损伤的评估较全面和准确,可以作为患者临床治疗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老年胸腰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 ~78岁,平均70.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1.1)d(3~7 d).损伤节段:T112例,T12 6例,L18例,L2 5例.均行PKP治疗.术后评价后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以及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所有患者获26 ~56个月随访,平均34.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98.7 min(80~ 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8 ml(30~85 ml),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平均18.2 h(8~19 h),术后1周VAS评分为(0.9±0.6)分,术后X线片示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10.4°,随访24个月以上Cobb角平均丢失1.8°,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邻椎骨折. 结论 采用微创内固定结合PKP能快速消除疼痛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由于外伤以及退变等原因引起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导致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Cloward、Smith等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并应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ACDF)治疗本病,75%~80%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本科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颈前路减压、保留椎体终板、植入SYNTHES公司生产的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1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