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养老机构实施自立支援的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综合框架(i-PARIHS)为指导,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13人和老年人6人,对其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应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呈现出3个主题和8个子主题,包括变革(优势、风险)、组织环境(照护理念、护理员配比、设施设备及用物配备、领导者支持)、接受者(护理员的实施能力、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接受意愿)。 结论 养老机构实施自立支援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增强机构实施自立支援的意愿、完善机构的组织环境、提升护理员的实施能力、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接受意愿,有助于推动自立支援在养老机构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老年人群数量逐渐增多,给家庭及社会养老照护带来较大的负担,失能老年人照护已经成为老龄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日本恢复自立照护可提升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照护服务资源的消耗,缓解社会养老压力。该文从恢复自立照护的概述、实施方法 和培训、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对中国失能老年人护理的启示,为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养老机构失能老人自立行为的因素,为制订自立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养老机构的9名失能老人和12名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归纳出4个主题和7个子主题:个人特质(促进、阻碍自立行为的特质),认知偏差(照护服务即“伺候”、照护者即“保姆或佣人”),益处感知(增强身心功能、获得积极心理体验、获得护理员的关心),自我效能感。结论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自立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纠正老人的认知偏差、引导其及早发现自立行为的益处、培养自立习惯提升自我效能感,调动失能老人自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