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疏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为临床上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患者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粒子植入数目为3~145颗,粒子活度为18.5~29.6MBq(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15~145Gy。术后行质量验证并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随访7~29个月(平均12.4个月)。^125I粒子治疗90%肿瘤靶体积接受的最小剂量(D90)中位值为108.12Gy(27~166Gy),10例脊柱或椎旁肿瘤患者脊髓的中位D90为31.9Gy(6.2~74.0Gy)。粒子植入前伴有疼痛的12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达82%,止痛有效率为92%。10例脊柱或椎旁肿瘤患者中,70%的患者疗后行走能力改善或恢复正常。1年局部控制率为82%,1年生存率为53%,围手术期无3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安全、高效,是治疗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的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连用4次后,观察临床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62.96%,对照组有效率为38.10%,治疗组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治疗组患者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恶性腹腔积液治疗时,可以控制腹腔积液,减轻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 mCi(0.5~0.8 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 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 Gy,分次剂量2.0 Gy.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将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FOLFOX-4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单纯化疗组34例采用FOLFOX-4方案。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ET-1、ICAM-1水平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疏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为临床上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