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4年6月259例下腰椎后路手术病例,腰间盘突出症174例,腰椎管狭窄症36例,腰椎滑脱症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再手术3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依次为8、5、2、6例,共计21例。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术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侧俯卧头低腰高体位,引流管拔除时管口皮肤全层缝合,或经引流管口填塞明胶海绵 管口皮肤全层缝合及对症处理。结果21例中12例经术中及术后处理,切口1期愈合,未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SFL),9例术后发生CSFL,轻型2例、中型4例、重型3例。其中重型1例发生感染,其余8例术后9 ̄24d治愈。感染病例予以再次手术,再手术后第35d治愈。术后随访9 ̄31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未发生脑脊液囊肿形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下腰椎后路手术发生CSFL,术中尽可能修复硬脊膜破损口并以明胶海绵填塞,术后采用头低腰高体位,适时拔除引流管并全层缝合管口皮肤等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臀肌挛缩症在临床上较常见,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多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但仍有一些患者被贻误诊断或因二次复发,症状较重,常继发有骨盆、脊柱畸形等,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坏死施行全髋置换术时将内收肌切断在预防术后脱位的作用。方法:将38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施行全髋置换术病例随机分两组,甲组为内收肌切断组16例,乙组为不切断内收肌组22例,22例股骨颈骨折施行全髋置换术作对照为丙组。手术均由同一关节手术组医生操作,所用假体为合资或国产压配型。结果:甲、丙组未发生术后脱位,乙组2例发生后脱住,1例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另1例施行开放复位。乙组的脱位发病率为9%(2/22),明显高于甲、丙两组。结论:成人股骨头坏死病例,尤其病程较长、内收肌挛缩、患肢短缩者,在施行全髋置换术时将紧张的内收肌切断松解,可以改善髋周围肌力不平衡状况,便于术后髋外展体位放置,从而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6.
7.
王宵光  王淙清 《中医正骨》2010,22(11):33-34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仍有很多争议和值得探讨的问题,自1999—2005年,我院共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56例,术中发生医源性损伤11例,为总结经验,减少或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现作回顾性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切取髂骨植骨术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实用、简便、并发症少的切取髂骨方法。方法:依据临床切取髂骨块的要求,将86例切取髂骨植骨术分成三组:环锯切取髂骨术组(28例),开窗式切取髂骨术取髂骨术组(26例),传统的直接骨刀切取髂骨术组(32例)。将手术占用时间,切取髂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包括供骨区的疼痛,麻木,感染)等指标作为临床评价。结果:三组的手术占用时间,切取髂骨量等指标无显性差异,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有明显差异,环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在无需大块髂骨作植骨材料的前提下,以环锯切取髂骨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椎前路钢板长期置入体内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收集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137例,每6个月拍摄颈椎X线片,评估颈椎钢板固定邻近间隙钙化、钢板螺钉折断脱落等情况.结果 137例中39例发生钢板邻近间隙钙化,钢板-椎间盘间距≥5 mm占5例,<5 mm占34例.26例(包括5例螺钉脱出者)在术后1~2年取出颈椎钢板螺钉,未发生邻近间隙钙化,钢板螺钉折断脱落.结论 颈椎钢板固定放置时应尽量使钢板-椎间盘间距>5 mm,对预防后期出现钢板邻近间隙钙化有一定的作用,避免螺钉打在椎间隙内以防后期螺钉脱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突入椎管内骨折块的手术处理,方法:胸腰椎骨折伴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64例,针对突入椎管骨骨折块的两种手术处理,分除骨折块组和复位骨折块组,评价依临床疗效,X片的后凸矫正度数及CT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结果:两组的临床,后凸矫正度数的两在数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但两组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的比较呈显性差异(P<0.05),除组的椎管狭窄率矫正数明显优于复位组。结论:除组直接去除突入椎管内骨折块能明显矫正椎管狭窄率。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减压治疗不能明显改善已存在的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