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412例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镜法对4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412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372例,成功率为90.3%;中下段结石治疗后排出,6例入镜失败而改行开放手术治疗。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采用直接进镜法,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可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412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对412例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碎石及取石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2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372例,成功率为90.3%,其中上段32例,中段91例,下段274例。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入镜,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可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方法:采用TUVP治疗BPH68例,其中3度增生49例,4度增生19例,55例行前列腺全切除,13例行前列腺部分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随访4~30个月,主客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TUVP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方法,尤适用于高龄、高危及有合并症的BPH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浆PON-1活性测定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生育力的男性对照组50例,男性不育症组42例.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别测定精浆PON-1活性和精液常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男性不育组精浆PON-1活性、精子浓度、活力及精于正常形态率降低,P〈0.01;精索静脉曲张组和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浆PON-1活性降低,P值分别小于O.05和0.01;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浆PON-1活性低于精索静脉曲张组,P〈0.01;根据制定的ROC曲线.PON-l活性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精浆PON-1活性测定为男性不育症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48例肾外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肾外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48例肾外伤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36例,手术治疗12例,治愈47例,死亡1例。结论:肾外伤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B超和CT对明确肾脏损伤的程度及是否合并伤可提供确实的依据。肾外伤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需最大程度保留肾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期、哺乳期至成年前饮水氟铝联合暴露对子代大鼠骨组织中mi RNA-133a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清洁级SD妊娠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氟化钠(60、240 mg/L)、氯化铝(600、1 000 mg/L)染毒组以及氟化钠+氯化铝染毒组,每组4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母鼠染毒时间为妊娠第0天至仔鼠出生后第21天(断乳);断乳后,从每组随机选取8只仔鼠(雌雄各半),继续以同组浓度和方式染毒至出生后第90天。测定尿、骨中氟、铝的水平及血清B-ALP水平以及骨组织中mi RNA-133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氟浓度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不同性别仔鼠尿氟浓度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除单独Na F染毒组和24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铝浓度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尿铝浓度的影响在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其余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骨氟含量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不同性别仔鼠骨氟含量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24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的骨铝含量均升高,氟铝联合染毒对骨铝含量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未见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血清中B-ALP的水平均降低(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血清中B-ALP水平的交互作用以拮抗为主(P0.05);60 mg/L Na F染毒组、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骨组织中mi R-133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骨组织中mi R-133a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以拮抗为主(P0.05)。结论氟铝联合暴露可能通过升高骨组织中mi R-133a表达和降低血清中B-ALP水平,从而抑制妊娠期、哺乳期至子代大鼠成年前仔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健康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并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是保障其与公共卫生事业工作岗位有效衔接,更是提升其岗位胜任力的关键。本文对《公共卫生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课程内容及设置、课程建设后期的完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为共建《公共卫生综合实践技能》课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