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2例甲状腺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有甲状旁腺损伤表现,其中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占1.6%。结论甲状腺首次手术即应积极保护好旁腺,有利下次手术,再次手术时,关键是识别甲状旁腺,尽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保护好甲状旁腺的血供和避免手术器械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特征。方法选择95例乳腺癌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NKD1和β-catenin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差。结论乳腺癌中NKD1和β-catenin异常表达,二者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术后检测NKD1和β-catenin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孔法微型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孔法微型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9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病变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三孔法微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Mini-laparoscop iccholecystectomy ,MLC)和常规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ly,LC)。比较两组的中转率、手术时间、术后 6小时疼痛程度和并发症。 结果 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MLC组中 2例因操作困难 ,中转LC。MLC组与L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4 8± 11 3)min和 (5 1 0± 11 0 )min ,(t =1 6 1,P >0 0 5 ) ;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为 (2 0± 0 7)分和 (2 5± 0 8)分 ,(t=- 3 0 2 ,P <0 0 1)。 结论 在熟练掌握LC的基础上 ,开展ML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三孔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三孔法"微型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LC)和普通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MLC为"三孔法",脐部10mm孔,剑下5mm孔,右上腹2mm孔.观察手术时间、术后(6h时)疼痛和起床时间.并予SPSS软件进行处理.结果MLC组中1例因操作困难,中转成LC,两组病人均痊愈出院.MLC组与L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5.0±10.9分(±sd)和51.2±11.4分,P>0.05,术后疼痛为2.1±0.6分和2.5±0.7分,P<0.05,术后起床时间为14.0±8.8h和17.5±10.6h,P>0.05.结论在熟练LC的基础上,开展MLC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994年11月至1998年4月对32例高龄,危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病人,行经皮胆囊穿刺抽脓、置管引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胆囊内瘘是胆道系统少见的疾病,我科自1992年8月至2002年8月共收治胆囊内瘘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管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腹腔镜结合胆管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76例患者资料。结果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术后T管造影均示无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清除胆总管结石,术中胆管镜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保障,有望成为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胰瘘是闭合性胰腺损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 1992年至 2002年共收治闭合性胰腺损伤 25例,其中发生胰瘘 12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2例有甲状旁腺损伤表现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结果]首次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及血供的保护不力,再次手术中因解剖位置变异、手术野粘连导致甲状旁腺无法识别,甲状旁腺血供受损,此三者是导致甲状旁腺损伤的基本原因;提高对甲状旁腺重要性的认知度,在甲状腺首次手术时就能做到保护好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在再次术中耐心细柔操作,熟悉甲状旁腺解剖位置,仔细辨认甲状旁腺,避免手术器械对甲状旁腺及其血管的误伤,是减少甲状旁腺损伤的有效对策。[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任重道远,只有通过提高对甲状旁腺重要性的认知度,努力掌握技能,熟悉解剖,了解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以及在术中仔细耐心的操作,才能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囊缺如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2例和1994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76例先天性胆囊缺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前B超和(或) CT检查:5例先天性胆囊缺如确诊。1例未手术,其余77例均手术证实先天性胆囊缺如。总共有34例(诊为萎缩性胆囊炎2例,诊为胆囊结石32例)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先天性胆囊缺如可分为Ⅰ型:有症状型,Ⅱ型:无症状型;Ⅰ型再可分为Ⅰa型:伴其它先天多发致死畸形,Ⅰb型:不伴致死性畸形。结论术前确诊胆囊缺如非常困难,对这一先天畸形的认识有助于医生对可疑病例的鉴别,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