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王平超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01-202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的对比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5例,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0.05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1~0.2mg/kg,异丙酚1~2mg/kg。F组:芬太尼2~2.5μg/kg,维库溴铵0.1~0.2mg/kg,异丙酚1~2mg/kg。维持分别为瑞芬太尼10μg/(kg.h),异丙酚1~3mg/(kg.h)泵输维持;芬太尼1μg/(kg.h),异丙酚1~3mg/(kg.h)泵输。同时吸入66%氧化亚氮和1%异氟醚,MAC保持在0.8~1.5。观察的指标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期间、切皮前、切皮后5mi n以及术中每10mi n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频率和ETCO2;拔管后即刻、15mi n、30mi 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程度(VAS);苏醒期间出现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快、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静脉全麻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60例ASAⅠ级,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130例使用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130例直接行人工流产.结果:观察组无痛率达100.00%,对照组无痛率6.1%.结论: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无痛效果确切,解除了广大受术者的痛苦与恐惧,并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小儿麻醉中使用多限于臂丛神经阻滞.本研究在小儿马蹄足畸形纠正术中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胫神经阻滞,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术后镇痛完善.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肥胖儿童气道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王平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59-8859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术前状态、年龄、体重指数与围手术期气道事件的关系。方法 154例2~14岁的手术患儿依据其体重指数分入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观察其术前状态、年龄、体重指数与围手术期气道事件的关系。结果肥胖儿童气道阻塞发生率较高。且气道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为肥胖、年龄小于10岁及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史等。结论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具有更高的围手术期不良气道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它可影响手术操作、干扰术中监测,使机体耗氧量及代谢率增加,引起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妥善的预防和处理.我们于2009年8月至2009年9月采用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平超 《医学综述》2013,(19):3645-364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汉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 ~60、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 ~100 mm Hg实施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T5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麻醉药用量,拔管和苏醒室留观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缩短了苏醒室留观和拔管的时间(P<0.05).结论 依据脑电双频指数实施全身麻醉能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准确评估麻醉深度,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