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采用3枚空心拉力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8例,特别是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近期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3月肝癌住院患者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肝转移癌7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CT检查及AFP、GGT、AKP及临床诊断。按2001年全国肝癌会议制定分期:Ⅰb期3例、Ⅱa期13例、Ⅱb期1例、Ⅲ期12例,其中1例巨块型直径约19cm,A组21例,基泰加化疗药物选择性供肿瘤动脉灌注并栓塞,B组21例化疗药物选择性供肿瘤动脉灌注并栓塞。  相似文献   
3.
<正> 股骨近端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而切开内固定治疗一般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创伤较大,而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哮喘、糖尿病等多种慢性严重疾病,因此,手术和麻醉均有很大危险性。97年以来,我们在局部麻醉下,采用钻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76例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行肩锁关节钢板治疗,对照组38例行肩锁关节张力带治疗,并对两组的术后治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行肩锁关节钢板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行肩锁关节张力带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时,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1岁。约2岁时右下肢窝处被开水烫伤,愈后形成广泛皮肤粘连,膝关节不能伸屈。5~6岁行分离术,术后形成大面积瘢痕,时有痒痛感。2年前瘢痕中央出现花生米大突起,近1年皮损明显扩大。3月前疼痛突然加剧。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下肢窝处大面积瘢痕,膝关节屈伸角约30°,运动受限不能站立,瘢痕中央约有15cm×10cm×2.0cm皮损,呈鲜红色菜花样,周边色素加深触之硬,脆易出血,有特殊臭味。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因患者系孤寡老人及经济条件所限,拒绝医治烫伤瘢痕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王俊启$河南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外科!…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用安福隆(a-2b干扰素天津华立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根据病人体重给药。对照组用罗扰素(α-2a)瑞士罗氐公司生产):每支300万iu。用药方法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治疗期间,同时服用一般性护肝药物。结果:乙肝病毒指标改变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的比较。HBeAg,转阴率各为51.0%与52.0%;HBV—DNA转阴率55%现53%。停药后一年HBeAg转阳率为42%与40%。HBV—DNA持续转阴率各为39%与37%,以上二组间二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安福隆疗效与进口罗扰素相仿,二者可以媲美。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没疗经验,减少肝硬化腹水的并发症化腹水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5年来(2001~2005年)我科收治的肝硬化腹水320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300例患者经治疗后腹水消失。死亡2例。结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多数有肝病史,可见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右上腹不适,甚至胀痛等等。辅助检查:可见肝功异常。行腹部B超及CT检查可显示腹腔、肝周积液,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液是诊断的可靠依据,及时的进行治疗,合理的利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卫生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特别在烧伤预防、自救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别,因此正确普及烧伤相关知识是医护工作者的责任。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所收治1841例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衰竭 ( ARF)病人的治疗常采用辅助性机械通气 ,一般需要气管内插管( ETI)及正压通气。为了避免 ETI及机械通气的相关性并发症 ,有人应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 ( NPPV)模式治疗 ARF获得了成功 ,但是 ,NPPV对于阻塞性肺病 ( COPD)及非阻塞性肺病 ( NCOPD)引起的 ARF是否有裨益尚无定论。作者就 NPPV对 ARF病人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化对照研究 ,预后变量包括 ETI率、发病率、住 ICU时间( ICULOS)、NPPV相关并发症。NPPV使用可调整吸气压 ( IPAP)与呼气压 ( EPAP)的BIPAPS/ T- D式通气支持系统 ,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