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Gibson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Pipkin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1例PipkinⅣ型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18 ~ 62岁,平均32.8岁;左侧7例,右侧4例.股骨头骨折发生在非负重区7例,负重区4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均为后壁骨折.合并伤:轻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2例,多发肋骨骨折伴血气胸3例,同侧髌骨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1例,其他部位骨折及软组织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至7d,平均4d.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3~36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及CT重建显示股骨头形态正常,髋臼形态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年发生异位骨化,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4例,良7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0~96分,平均87分.结论 改良Gibson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PipkinⅣ型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患儿,男,9岁。因右侧睾丸旁肿块3月于2002-01-21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一般检查均无异常。专科检查:右侧附睾头部囊性肿块,体积约2 cm×2 cm×1.8cm,表面光滑,活动,质软,触痛,左侧睾丸正常,临床诊断:右侧附睾囊肿。B超示:右侧附睾头部探及一约2 cm×1.8 cm的液性暗区,形态规整,提示:右侧附睾囊肿。2002-01-24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右侧附睾头部囊性肿物,体积约2 cm×2 cm×1.9 cm,表面光滑,与阴囊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切除送检。病理检查:灰白色半透明囊性肿物,表面光滑,体积2 cm×2 cm×1.9 cm,内容乳白色液,壁厚0.1~0.2 cm…  相似文献   
4.
封闭导致肢体坏死临床罕见,2009年9月笔者遇到1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行曲胺奈德封闭治疗导致手指坏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分期置换,且多数医生为增加术后假体稳定性,采用半限制性假体。
  目的:探讨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三医院骨一科收治的27例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均为同期双侧。根据症状、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评价置换后效果。随访时间为置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超过6个月1年1次,内容包括疼痛症状的消除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X射线片表现,假体位置有无松动、下沉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置换后疼痛消失,置换前屈曲内翻、外翻畸形纠正,患肢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由置换前平均31.8分提高到置换后平均82.7分。全组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及下沉发生。提示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修复双膝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康复时间及住院周期短,可避免两次单膝置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封闭导致肢体坏死临床罕见,2009年9月笔者遇到1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行曲胺奈德封闭治疗导致手指坏死。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3岁,2009年9月5日因右腕部疼痛1个月在当地村卫生所诊断为:右腕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并给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 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8.
中西药联合局部治疗痔疮218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岚  张翠香  王二丰  徐樊  田军政 《医学争鸣》2008,29(16):1485-1485
1临床资料 我科2003-10/2007-12治疗痔疮患者318(男202,女116)例,年龄20~65岁,病程1—30a.分为治疗组218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采用卫生部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标准.治疗组:①水煎液浸泡,将白帆2g,铜绿1.5g,槐角18g,贯众6g,冰片2g,地榆13g,无花果25g干燥粉碎混合,用水浸泡20min后再加热煎煮30~40min,  相似文献   
9.
新兵基础训练早期足踝部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早期(2~4周)足踝部损伤的发病因素,为制定足踝部损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度同期入伍参训新兵317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新兵基础训练早期足踝部损伤情况调查。结果新兵基础训练早期足踝部损伤发生率为51.1%;足踝部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和情绪低落,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51和4.56(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4~2.44,2.52~7.66);保护因素为入伍前有体育锻炼史和合适的着鞋,OR值分别为0.12和0.4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7~0.21,0.28~0.85)。结论足踝部损伤的发生与入伍前和开训后的因素均有关。提示,新兵基础训练早期应采取循序渐进,科学组训;注重心理健康和教育;调换不合适的着鞋等措施以降低足踝部损伤的发生率,保证参训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压缩骨折尤其是爆裂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的类型。由于骨折块的突人到椎管内,而导致椎管狭窄,脊髓或马尾受压而损伤。因此解剖复位、椎管内减压并维持是治疗腰椎骨折的目标。我院脊柱科从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采用牵抖按压手法复位并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32例,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