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PIVH)是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约占脑室出血的7.4%~18.9%。本院自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病例22例。均予以行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率占全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30%-35%,其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之一。1991年Guglielmi等发明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到如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DSA证实。并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作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6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患者局部神经异常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PBSI患者在伤后3 h~16天行1H-MRS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能充分暴露受损部位、减压充分[1],但同时大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期部分病人疗效欠佳引起临床的重视,不同程度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怕声响、注意力不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脑干损伤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3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GOS结果分级,I级8例(包括自动出院4例),Ⅱ级1例,Ⅲ级9例,Ⅳ级8例;Ⅴ级10例。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保持患者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尽早开始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使用高压氧催醒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残废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是颅内血肿最多见的类型 ,其手术效果最佳 ,但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虽经引流 ,仍有复发可能[1] ,再次手术将直接影响预后。我科从1995年开始用医用胶粘贴分离之硬脑膜40例 ,有效地防止再出血。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 ,女12例。年龄12~65岁 ,平均32.1岁。血肿部位 :颞部15例 ,额顶部12例 ,颞顶部8例 ,顶部5例。血肿量 :40~100ml,平均58.6ml。GCS计分 :15~4分 ,平均7分。2、手术方法按常规骨瓣开颅 ,清除血肿后止血 ,于离骨缘1cm处切开硬…  相似文献   
7.
1、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7例;年龄5~64岁.平均年龄34岁;受伤离入院时间:0.5~48小时,平均8.3小时。  相似文献   
8.
顶枕部着力的外伤患者,常以额颞部对冲伤为主,同时伴有着力点的硬膜外血肿。对伴有少量顶、枕或顶枕部硬膜外血肿且额颞部损伤较剧(头颅CT提示中线偏移1cm以上,血肿总量大于30ml,意识进行性恶化,颅内压进行性增高有形成脑疝趋势),常规行额、颞或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或回置骨瓣,常忽视冲击点的处理,术后顶、枕或顶枕部着力点处血肿增大(幕上大于30ml,幕下大于10ml),颅内压增高,使病情恶化,需再次手术者约占30%,使病情延长,影响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CT扫描结果 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疝、再出血)、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①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5);②试验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和脑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脑室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展成ARDS,死亡率高达35%~85%犤1犦。因此,分析ARDS的相关因素,对判断伤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重度颅脑外伤352例(GCS<8),其中男226例,女126例;年龄16~82岁。2.损伤原因:交通伤213例,坠落伤98例,锐器伤6例,钝性伤12例,摔伤21例,其他2例。开放性损伤36例,闭合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