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髂内或髂外动脉吻合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外或髂内动脉时移植肾血流参数、肾脏功能和血管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135例初次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平均年龄、HLA错配数目、淋巴细胞毒试验、冷/热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相同。应用髂外动脉端侧吻合66例,髂内动脉端端吻合69例。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肾脏功能、彩色多普勒肾脏血流参数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组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肾功能监测指标(Cr:118.41 vs123.68μmol/L),移植肾主肾动脉、段动脉、大叶间动脉血流及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内外动脉对移植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动脉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2.
3.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被证实有免疫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具有多个功能位点和结构域,并且可以与不同受体或受体亚型相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1~3].α-干扰素(IFNα)是研究最早的、也是研究最多的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因子之一,其中枢镇痛功能及其结构基础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5.
类固醇肌病:附2例肌活检病理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过程中出现类固醇肌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盆带肌无力。肌活检病理组化特点为选择性Ⅱ型纤维萎缩伴Ⅰ型纤维内脂质增加。电镜观察发现肌原纤维萎缩,其间有大量变性线粒体、糖原及脂滴聚积。本文还结合文献对类固醇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张力带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7年开始应用张力带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37岁。左侧7例,右侧10例。新鲜脱位11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5 0岁 ,已婚 ,孕2 产1。发现下腹部包块 1年 ,尿频半个月 ,于 1999年 10月 8日入我院。 1年前发现肿物 ,因无不适 ,未经治疗 ;近来自觉下腹包块明显增大 ,约儿头大 ,且感小腹坠胀不适 ,小便频数 ,无尿痛、尿急 ,无阴道流液。体格检查 :心、肺、肝、脾及肾脏未见异常 ,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轻度糜烂 ,子宫后位。子宫左侧可触及 5个月孕大包块 ,质硬 ,活动差 ,表面高低不平。CT检查 :子宫明显左移 ,左侧见巨大肿块 ,直径约 10cm ,内见大片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密度灶坏死强化。入院诊断 :子宫肌瘤 (浆膜下 )中心坏死。手术所见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1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rhIGF-1为0ng/ml,10ng/ml,20ng/ml,5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MTT法,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RT-PCR测定rhIGF-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rh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在rhIGF-1为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 rhIGF-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rhIGF-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例 1,4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 ,加重 1个月 ,消瘦 ,纳差就诊。实验室检查 :Hb 5 0 g/L ,大便隐血 (+ )。内镜检查诊断为胃癌。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行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大网膜上有一结节 ,大小 3cm× 3cm× 2cm ,切下送病理科做快速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为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中腺癌转移 ,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例 2 ,41岁。下腹部疼痛 1年余 ,月经量增多并大便变形变细半年。妇科检查 :子宫如孕 3个月大 ,质硬 ,活动度差 ,无压痛 ,双侧附件无异常。B超示子宫多发性肌瘤。诊断为子宫多发性肌瘤。行子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24例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原则应根据其病程的阶段性变化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结论吸入性损伤是烧伤病人生命的主要威胁,如何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是当前提高烧伤治愈率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