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开始开展新式剖宫产术(简称改良组)104例,与对照组(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6例进行对比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8年 1月~ 1999年 8月开展妇产科手术 187例 ,1998年 5月后采用腹壁切口 3针缝合法 89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89例 ,年龄 2 0~ 35岁 5 8例 ,>35岁31例 ;术式 :剖宫产术 6 0例 ,全宫切除术 2 1例 ,其他 8例 ,均为Ⅰ类切口。对照组 98例 ,年龄 2 0~ 35岁 6 8例 ,>35岁 30例 ;术式 :剖宫产术 6 9例 ,全宫切除术 2 0例 ,其他 9例 ,均为Ⅰ类切口 ,缝合方法为传统缝合法 (即皮肤、皮下脂肪间断缝合 )及皮内连续缝合法。1.2 方法 所有病例的手术方式 ,手术前、后处理及切口护理均相同。均为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后自控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已临产的初产妇90例,随之分为三组,30例初产妇宫口开大1-2.5cm时开始分娩镇痛作为A组(潜伏期组),30例初产妇宫口≥3cm时开始分娩镇痛作为B组(活跃期组),未行分娩镇痛3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结果:A组催产素使用率与B组及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潜伏期自控镇痛对母儿均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为AZT+3TC+EFV或AZT+3TC+NVP,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预防HIV母婴传播。结果 21例婴儿中有8例年满12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13例年满18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母婴传播率为零。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的孕产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HI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与单纯HIV感染母婴阻断效果相比较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2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比较我院2005~2006年前置胎盘剖宫产未行宫腔填塞纱条(A组)和2007~2008年前置胎盘剖宫产行宫腔填塞纱条(B组)两组的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24例,平均出血量(2025±254)ml,输血12例,有6例休克,2例切除子宫。B组26例,平均出血量(1246±173)ml,输血7例,无休克、切除子宫病例。B组术后阴道出血及输血均少于A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及输血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效果明显,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蒙春莲  潘莲花 《广西医学》2015,37(3):401-402
目的 探讨HIV/AIDS孕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影响. 方法 对孕期已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HAART)的HIV/AIDS孕妇入院后无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剖宫产,两组婴儿均早期抗病毒治疗及行人工喂养. 婴儿出生后 12 个月、18 个月检测 HIV 感染情况. 结果 100 例HIV/AIDS孕产妇阴道分娩者中, HIV阳性婴儿1例,阴性99例,100例剖宫产婴儿HIV均为阴性. 两组婴儿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孕期行HAART,婴儿进行人工喂养,HIV/AIDS孕产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其母婴传播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潘莲花 《微创医学》2009,4(6):678-679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对妇女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多见于早期性行为、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早婚早育、多次人工流产等。其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应用一个金属丝构成的环形电极切除上皮移行带及周围和其下的部分宫颈组织,达到诊断和治疗的作用。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采用力普刀治疗宫颈糜烂22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9年8月以来,采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对300例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口进行缝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道镜对HIV/AIDS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HIV/AIDS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阴道镜图像异常者,在阴道镜下于病变处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阴道镜对诊断HIV/AIDS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符合率为61.5%.术中做好防护措施,工作人员没有发生HIV职业暴露.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定点活检是目前诊断宫颈疾病中简便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提高防护意识,可降低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潘莲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49-150
目的 探讨产科急诊子宫切除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13例产科子宫 切除病例资料。结果分娩11 450例,子宫切除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9例,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4例。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比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高2.25倍。其中胎盘因素6例(占46.15%),羊水栓塞3例,子宫 破裂2例,子宫收缩不良1例,子宫内翻1例。结论 掌握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常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防 治妊娠合并症,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