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的先天畸形多种多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特殊的手部畸形,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治疗难度较大。我院自2000年8月~2004年6月收治成人肱骨髁问骨折28例,均采用侧卧位CampbeⅡ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双侧跟棘球骨刺并踝管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5岁。18a前体育课中出现双内踝下区酸胀、刺痛,足底麻木,休息好转;后逐渐加重,夜间灼痛,站立或行走30min即出现足趾灼、刺痛,并放射至小腿内侧。先后行理疗、按摩、局封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998—05在当地医院以踝管综合征行减压松解术;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如初。  相似文献   
4.
股骨小转子缺损及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试股骨小转子缺损及复位固定对股骨上端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固定的必要性.[方法] 采集国人新鲜股骨上段标本,模拟骨折造成股骨小转子缺损和股骨小转子广泛缺损以及重新将小转子复位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股骨上端的强度、刚度和扭转力学性能.[结果] 股骨小转子缺损和广泛缺损会导致股骨应力集中,强度分别增加31%、37%;股骨刚度分别下降29%、51%;股骨抗扭强度分别下降33%、54%.小转子固定后则应力集中下降25%、28%,刚度提高20%、31%,抗扭强度增加23%、29%,力学性能明显恢复.[结论] 股骨小转子缺损或广泛缺损,导致股骨抵御外载荷及抗扭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小转子固定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微创取骨器在髂骨取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创取骨器取松质骨35例,自髂前上棘后1cm至髂嵴结节髂骨较厚的区域取骨。结果取骨量1~4cm3,平均2.37cm3;微创取骨器取骨的操作时间3~5min;出血量1~2ml;并发症发生率5.7%(2/35)。结论使用微创取骨器取松质骨,方法可靠,可满足部分植骨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0年3月~2003年3月,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指端离断伤26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转子复位固定的力学意义是恢复股骨距完整形态以提供悬臂梁式强有力的三角支撑,使股骨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恢复和改善.增加抵抗外载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锁定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9例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锁骨近端骨折3例,胸锁关节脱位5例(均为Allman分类Ⅲ级),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1例。脱位中前脱位5例,后脱位1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解剖结构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根据Rockwood评分法评定疗效:优7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利用锁定钢板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固定方法的一些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行髓内钉内固定时应用扩髓的骨屑和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扩髓骨屑与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治疗的65例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本组得到随访10~24个月.63例骨折愈合,2例未愈合再次植骨后愈合.结论 采用扩髓的骨屑与同种异体骨复合植骨,避免了取骨的损伤,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干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1],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远端锁钉的安装准确性低[2],有一定的失败率,影响了内固定效果.Durakbasa等[3]报告95枚远端锁钉中有23枚不成功,占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