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肝胆胰外科杂志》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1989年创刊,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1007-1954,CN33-1196/R)。本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多次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在浙江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医学卫生刊物名录中列入二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生存率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改良Sackett's分级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772例患者.结果显示,肝脾联合切除组(HS)与单纯肝癌切除组(H)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OR合并=0.90,95% CI-0.63~1.29,P-0.56)、围手术期死亡率(OR合并=1.04,95%CI=0.3~3.58,P=0.96)、以及5年生存率(OR合并=1.53,95% CI =0.99~2.36,P=0.05)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计数(MD =5.47,95%CI=5.13~5.82,P<0.01)及血小板计数(MD=174.89,95%CI=116.61~233.18,P<0.01)方面,较H组有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单纯肝切除而言,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术后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得到显著回升,这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后续的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认识。方法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患者资料和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因尚不明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右上腹疼痛、肝肿大和体重减轻,MRI或CT特点为:病灶对比增强扫描大于3 cm的病灶增强后有向心性强化倾向,而小于3 cm的病灶呈环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环形强化,肝内静脉主干及分支终止于肿瘤的边缘,形成"棒棒糖征"。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具有细胞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瘤细胞并呈血管内皮标志物染色阳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为主,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相关致死原因中排第三位,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基因多效性功能的多肽细胞因子家族,其参与了肝硬化的发展,同时也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讨论了其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性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胃切除术(robotic gastrectomy,RG)与腹腔镜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gastrectomy,LG)治疗胃癌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17年12月前发表的关于比较RG与LG治疗胃癌围手术期效果的中文文献与英文文献,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项研究,共9 889例患者,其中RG组2 950例,LG组6 9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G组相比,RG组手术时间长(MD=38.76,95%CI=30.45~47.06,P0.05),术中出血量少(MD=-37.25,95%CI=-49.20~-25.31,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MD=2.19,95%CI=0.59~3.80,P0.05),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短(MD=-0.77,95%CI=-1.25~-0.29;MD=-0.13,95%CI=-0.24~-0.03;MD=-0.17,95%CI=-0.30~-0.04;P0.05),两组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2,95%CI=-0.25~0.29;MD=0.17,95%CI=-0.31~0.65;OR=0.90,95%CI=0.76~1.07;OR=2.00,95%CI=0.27~14.77;OR=1.07,95%CI=0.63~1.81;P0.05)。结论:与LG相比,RG治疗胃癌安全、可行,可取得与LG相近或更好的围手术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细胞癌(HCC)最主要的手段,但外科手术的低切除率和高复发率,迫使人们深入研究HCC的发病、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来开发更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部分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对应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包括PI3K/AKT/m TOR信号通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VEGF/VEGFR、PDGFR、FGFR信号通路等,并对HC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胃底折叠术与腹腔镜下行胃底折叠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计194例病人。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下行胃底折叠术相比,在中转开腹(OR=0.47,95%CI为0.13~1.69,P=0.25)、术后并发症(OR=1.19,95%CI为0.47~3.03,P=0.72)及术后住院时间(MD=-0.04,95%CI为-2.28~2.75,P=0.98)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下行胃底折叠术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无明显优势,但其治疗费用更高且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侧结肠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计649例患者。结果显示,机器人右结肠切除组( RRC)与腹腔镜右结肠切除组( LRC)相比,在中转开腹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而RRC组在减少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LRC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 LRC组的手术花费时间少于RR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本次Meta分析发现,RRC组与LRC组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胰胃吻合术与采用胰空肠吻合术在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出血、腹腔积液、二次手术等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Jadad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211例病人.结果显示,胰胃吻合组(PG)与胰空肠吻合组(PJ)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胃排空延迟、出血以及二次手术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胰瘘及腹腔积液方面,PG组优于P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胃吻合术的安全性不亚于胰空肠吻合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胰瘘以及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但是尚需要更多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进一步对PG及PJ两种术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肝切除手术仍是治疗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肝切除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随着各种新型器械的引入,研究人员也正不断用科学的观点论证、分析这些新器械在手术运用上的优势与不足。本文系统复习了相关资料文献,对目前各类新型的肝脏手术器械及其相关应用资料进行了整理,为外科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