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迟一期显微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51例63条外周神经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延迟一期手术修复,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神经移植桥接。手术距伤后时间:6—23d,平均11.5d。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9个月-8年,感觉、运动、功能综合评价优(≥M4S3)15例,良(M3S3)26例,可(M2S2)7例,差(≤M1S1)3例。优良率80.9%。结论 对于失去一期修复治疗机会的外周神经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以来,我科采用梅花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双段骨折共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 龄18~65岁。致伤原因:车祸18例,矿井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骨折发生在右侧13例,左侧8例,伴腓骨骨折19例。有合并伤15例。  相似文献   
3.
跟腱损伤修补后的运动疗法:组织学及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不尽人意.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促进康复.目的:观察运用运动疗法对跟腱损伤修补后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和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 cm处切断跟腱,建立跟腱损伤模型,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后,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运动组不予固定处理.术后7,14,21d分别取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及最大断裂应力.结果与结论: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0.05).说明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掌侧支撑钛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支撑钛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国产T形支撑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获5~28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Aro等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掌侧T形支撑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不尽人意。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促进康复。 目的:观察运用运动疗法对跟腱损伤修补后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和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 cm处切断跟腱,建立跟腱损伤模型,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后,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运动组不予固定处理。术后7,14,21d分别取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及最大断裂应力。 结果与结论: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 < 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 < 0.05)。说明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68例跟腱断裂患者行手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1%,其中伤口感染3例,皮肤与跟腱粘连1例,再次断裂2例。结论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是十分有利的。不论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都主张术后让患者尽快进行适当活动(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以促进跟腱的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网球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病,通过正规的局部封闭、小针刀、理疗、手法、药物等处理,症状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称为顽固性网球肘。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症状较重,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自1998年6月—2005年1月,作者收治顽固性网球肘32例,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对于跟腱断裂,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作者在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收治的68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手术配合运动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损伤根据Gustil和Andserson分类ⅢB16例、ⅢC2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稳定的固定方法和损伤肢体部位筋膜间室广泛切开减压进行治疗结果38例43肢存活,7例二期截肢。全部病例随访5~60个月,骨折愈合,无骨关节感染发生.组织瓣全部成活,质地与色泽较好;存活肢体外形与功能满意16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2例。结论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危及肢体的存活与功能,对伤肢主干血管重建、神经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关键。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4年9月对2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中复位的情况决定是否加用克氏针或小螺丝钉内固定。结果21例随访3~28个月,平均7.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Aro等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