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经rIL2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的体外抗瘤活性。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刺激5d再经rIL2诱导12d;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d;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结果 rIL2对两种效应细胞诱导作用基本平行;rIL2CL第12d达到峰值,二周后仍保持相当强度;rIL2CL对人骨肉瘤细胞(OS细胞系)杀伤活性明显强于LAK细胞。 结论 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姓名张××、女性、35岁、于87年5月4日入院、6月1日出院、病案号166892、该病人腰及左下肢疼痛3个月加重15天。病从今年3月份田间劳动后感到左侧臀部疼痛局部有麻木感,左下肢小腿外后侧麻木不适,近半  相似文献   
5.
腰骶神经的根性神经痛,常发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产生根性神经痛?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压迫因素,化学因素和自身免疲因素之间争论不休。或者认为三种因素都同时存在。由于至今仍不能肯定回答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产生根性神经痛,所以国内、外用于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方法中,有不少带经验性,甚至被“神奇”色彩所宣染。为此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就是腰腿痛研究中的首要课题,为临床诊治工作直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退变性腰椎病是一类疾病;其临床病理十分复杂。至今,为什么临床疗效仍不够理想呢?其中起主导作用因素是临床病理的多样性。如近来不同学者都注意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存在。为此,研究退变性腰椎病临床病理是提高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髌骨骨折常见且治疗方法繁多,髌骨骨折后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膝关节伸屈功能的恢复。近代较为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张力带内固定。临床资料我科1985年至1989年间,采用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法治疗新鲜髌骨骨折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8岁,平均45岁。手术时机,我们多选择伤后5~7天,骨折局部肿胀消退以后进行。26例中有1例为伤后2小时急诊手术,疗效优。适应症:此张力带法适用于横形骨折,星状粉碎骨折不宜用,但若能保留3块较大的粉碎骨折块,也可应用此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作者对150例临床初诊为椎间盘突出症、谁管狭窄症、椎管内占位病变等患者施行了椎管造影。用30%或35%低渗性非高子碘水造影剂欧乃派克(Omnipaque)造影.使其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达93.33%。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4例.女56例。年龄10~69岁.平均42.68岁。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江椎管狭窄症7例,征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症13例.蛛网膜下胜神经住店7例(T,-;。2例,G乃、T:2、!、-2、!、、!。。各1例).软脊膜囊肿2例(乞一2、且各1例);转移性肿瘤4例问、、匕、l、、I,SSI各1例)…  相似文献   
9.
应明  沈晓秋 《江苏医药》1997,23(3):158-160
对32例骨巨细胞瘤的核DNA含量行流式细胞分析,以探讨该肿瘤的性质和分级。结果表明:Ⅰ级骨巨细胞瘤仍可看作是良性肿瘤,大多数DNA倍体水平正常;Ⅱ级骨巨细胞瘤有明确的恶性倾向,约三分之一的肿瘤DNA倍体水平异常;Ⅲ级骨巨细胞瘤则是恶性肿瘤,大部分肿瘤DNA倍体水平异常。另外,病理分级与肿瘤的S期细胞百分数及增殖细胞指数也有一定相关性,Ⅲ级骨巨细胞瘤有更大的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腰痛的疼痛特征,确定其在鉴别器质性与非器质性腰痛中的作用。以7个独立因素作为疼痛的尺度。器质性腰痛的疼痛倾向于特殊性和一致性。而非器质性腰痛的疼痛倾向于多变性和扩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