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对损伤的大鼠脊髓早期不同时机减压后测定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早期减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8 h脊髓减压组(实验B组)、72 h脊髓减压组(实验C组)和不减压组(实验D组),并分别在1 d、3 d、7 d、14 d和21 d处死后取各组大鼠受损脊髓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光密度测量法观察脊髓细胞HSP70的表达,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HSP70、TUNEL阳性细胞数及HSP70积分光密度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SP70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r=0.675~0.921).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减压,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可减轻脊髓损伤;HSP70表达与脊髓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诱导有关,与减压时机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减压环扎法所致损伤脊髓中神经细胞凋亡及Bax、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A组,仅行椎板减压及硬脊膜囊周长测量;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B组于环扎术后8h行脊髓减压;C组于环扎术后72h行脊髓减压;D组环扎术后不行脊髓减压。各组分别于术后1d、7d、14d、21d取材,所得脊髓标本行HE染色、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阳性细胞数等情况,并采用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变化。结果:Bax染色:B组和C组术后1d开始阳性细胞数增加,7d时达高峰,14d时仍较明显,21d降低;D组术后阳性细胞数持续升高。Bcl-2染色:B组和C组术后阳性细胞数持续升高;D组术后1d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持续降低。Tunel染色:B、C及D组术后1d开始出现凋亡细胞,7d时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21d时仍可见。Bcl-2/Bax值与Tunel阳性细胞数关系:B组和C组二者存在负相关;D组二者呈正相关。BBB评分:A组术后1周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正常;B组和C组术后逐渐升高(P<0.05);D组术后1天开始逐渐降低,7天时最低,然后逐渐升高。结论:环扎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早期减压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抑制物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MMP-3和TIMP-3的表达.结果 MMP-3和TIMP-3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随着肿瘤分级和分期的增高,MMP-3表达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3表达降低,但在肿瘤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的高表达,TIMP-3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损伤的大鼠脊髓早期不同时机减压后测定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早期减压的疗效。方法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8h脊髓减压组(实验B组)、72h脊髓减压组(实验C组)和不减压组(实验D组),并分别在1d、3d、7d、14d和21d处死后取各组大鼠受损脊髓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光密度测量法观察脊髓细胞HSP70的表达,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HSP70、TUNEL阳性细胞数及HSP70积分光密度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SP70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r=0.675~0.92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减压,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可减轻脊髓损伤;HSP70表达与脊髓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诱导有关,与减压时机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到2009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3例进行分析。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1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缺损者给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年6~18月,平均14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优2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估疗效、手指功能[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 ionnaire,MHQ)]及徒手肌力。结果:本组23例患者皮瓣均完全存活,手术优良率为100.00%,其中优14例,良9例;手术操作时间(3.16±0.21) h,术中出血量(83.27±6.59) ml,创面愈合时间(18.03±2.12) d;皮瓣两点分辨觉(7.41±0.43) mm。术后6个月MHQ评分:整体手功能(80.02±5.17)分,日常活动(78.94±6.13)分,工作情况(79.17±6.02)分,疼痛(77.02±6.13)分,外观(81.16±5.02)分,手功能满意程度(83.02±3.95)分。术后6个月肌力:4级5例,5级18例。随访期间出现术后创缘部分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  相似文献   
7.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行术前评估、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活动训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出院指导。认为RALPN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应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明显降低护理周期、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型髓内钉(ZN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65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髓内钉手术患者,其中ZNN组32例,PFNA组3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物切出、感染、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不同减压时间对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环扎法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压迫模型.8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即A组:行椎板减压;实验组分为B组:环扎术后8h行减压术;C组:环扎术后72 h行减压术;D组:环扎术后不行减压术.分别于手术后1、3、7、21 d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aspase -3的表达、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行为学(BBB评分,斜板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各组不同时间点BBB评分、斜板评分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caspase -3、Tunel阳性细胞均在术后1d增多、3d达高峰、7d表达减弱、21 d仍有表达;不同时间点caspase -3、Tunel阳性细胞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二者成正相关(r =0.69 ~0.98,P<0.05).[结论]环扎法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是一种理想的脊髓损伤造模方法.大鼠脊髓损伤早期减压可能阻止或减轻脊髓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发生凋亡与基因调控密切相关,调控过程有多基因参与,包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家族、血清凋亡相关蛋白Fas及其配体FasL系统、p53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和即刻早基因等,其中caspase家族参与凋亡各个时期,是细胞凋亡途径的核心成分。该文就这些基因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