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 DD)是临床常见的心理和精神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学“郁证”范畴。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加,该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之一。通过对近10年中医治疗DD的相关文献查阅分析,发现中医治疗DD有中药、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针灸综合疗法、情志疗法、音乐疗法、气功、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等,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依赖性等优势,以期为今后临床中医治疗DD提供诊疗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多汗症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并探讨麻醉监护下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多汗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124例中度以上多汗症患者,采用SPSS18.0软件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将患者分成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组及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每组各62例,局部麻醉组男43例、女19例,年龄(22.25±6.22)岁;全身麻醉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23.98±6.67)岁。局部麻醉组不需气管内插管,仅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行麻醉监护;全身麻醉组常规气管内插管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局部麻醉组无1例转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的手术时间[(47.18±12.06)minVS.(39.33±13.21)min,P=0.002]、总操作时间[(84.52±22.56)minVS.(134.68±26.12)min,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量、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95%例数(2例VS.0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86.50%VS.89.00%),术后患者满意率(94.59%VS.95.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中疼痛不适、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发生。两组麻醉准备时间[(20.52±10.55)minVS.(36.47±12.16)min],术后清醒出手术室时间[(11.26±7.09)minVS.(59.39±19.89)min],住院费用[(6376.86±746.00)元VS.(8812.044-867.9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局部麻醉组术后咽喉部不适等(0%VS.100%),术后监护时间(4hVS.12h),术后进食时间(2hVS.6h)均优于全身麻醉组。结论非气管内插管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安全可行,有效,避免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危害,更微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汗症的快速康复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和Embase数据库近10年来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对腧穴、归经、特定穴等进行频次、频率统计,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54篇文献,涉及63个腧穴,12条经脉,总频次565次;高频腧穴依次为睛明、攒竹、阳白、丝竹空等;腧穴分布以头面部和四肢部为主;阳经腧穴居多,重视五输穴、原穴的使用;睛明-阳白、攒竹配伍相关性最高。结论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选穴以阳经、头面部为主,注重局部与循经远端相结合、上下相配,达到健脾益气、祛风通络、养血荣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大陵穴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探析,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整理《针灸大成》中大陵穴的文献记载及现代应用,对其在定位、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后进行分析。结果 大陵穴的腧穴定位与现代《经络腧穴学》第10版中所述定位相一致,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书中关于大陵穴主治证候的记载也较繁多,组方上多为配穴使用,《针灸大成》对刺灸法记录条文较少。结论 大陵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心胸、神志、脾胃、肢体经络、口臭、肺系、五官等疾患。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正确辨证组穴,灵活运用适宜的针刺方法、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