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例192Ir极不均匀外照射局部极重度放射损伤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方法系统观察了病变的临床过程和应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测定了损伤部位的温度变化。结果照射后2小时出现肢体麻木、抽搐,最早照后4小时出现红斑、肿胀,54小时出现水疱,第5天出现坏死和剧痛,最晚出现红斑、肿胀是照射后41天,47天出现水疱和糜烂创面。红外线热成像显示:损伤早期温度升高,水疱、坏死区和损伤后期温度降低,温度升高越早,损伤越重,温度改变区域与损伤范围相一致。结论大剂量极不均匀外照射放射损伤的初期反应早,放射病与局部损伤相互加重病情,症状先后不一,轻重不等,致残率高和疼痛剧烈,红外线热成像温度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3.
软骨细胞在微载体中的培养和快速扩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成活率高、分化良好的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胰蛋白酶、胶酶消化的方法从新生新西兰兔关节软骨处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并将获得的软骨细胞在旋转生物反应应(RCCS)内应用Cytodex-3微载体进行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微载体表面的软骨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对收获的软骨细胞进行Ⅰ、Ⅱ型胶原的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并节软骨细胞可快速贴附于Cytodex-3微载体表面,细胞伸展后生长加速,到培养后期,细胞密度可达最初接种的20倍。在微载体上收获的软骨细胞Ⅰ型胶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阴性,Ⅱ型胶原染色则呈强阳性。结论: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的体外细胞扩增方法,可为构体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提供大量软骨软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荧光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再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技术方法和操作程序. 方法:分别用5 μm石蜡、冰冻两种组织切片按常规间接免疫荧光加荧光化学方法进行荧光染色,然后用pH 4.7~5.0 50%的乙醇洗脱封片的缓冲甘油,再进行常规HE染色.分别用荧光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进行HE染色效果比较.结果:荧光染色后的组织切片标本再行HE染色,其染色效果和组织细胞结构的清晰度与组织切片单独进行HE染色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操作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增加了单张切片的信息含量;节约实验成本;更为组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相互转化与衔接提供了技术和思维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MDCK细胞为种子细胞、胶原凝胶复合Matrigel为支架材料,采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肾小管片层,观察不同浓度Matrigel以及静态拉伸作用对MDCK细胞在三维支架中极性重建并形成小管样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DCK细胞与添加不同浓度Matrigel的液态Ⅰ型胶原混合,在12孔板内铸模形成MDCK细胞-胶原片层。通过相差显微镜、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成的三维肾小管结构进行比较和鉴定。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对片层施加静态拉伸力,观察静态拉伸作用对细胞生长、小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片层内的MDCK细胞逐渐增殖、黏附、聚集。单纯以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片层内MDCK形成囊腔状结构;添加Matrigel的胶原片层内MDCK细胞可形成管腔样结构,且低浓度Matrigel的胶原片层内细胞存活率高。静态拉伸作用能够刺激细胞的生长、管腔样结构的形成。结论本研究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MDCK细胞为种子细胞、添加Matrigel的液态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培养过程中施加静态拉伸力,体外成功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肾小管胶原组织片层,肾脏小管上皮细胞可在该支架材料中完成极性重建的自组装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种子细胞接种密度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体外构建支气管模型的细胞密度.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和人胎肺成纤维细胞系为种子细胞,胶原凝胶复合Matrigel为支架材料,将两种细胞按照6×104/ml、6×105/ml、6×106/ml和6×107/ml四个接种密度共培养,应用静态拉伸系统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通过宏观观察、相差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的方法对模型中种子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104/ml细胞密度未见到组织片层形成,其余三个细胞密度可以看到收缩良好的组织片层,并具有一定韧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6×105/ml和6×106/ml细胞密度的组织片层可以形成网状结构,6×107/ml细胞密度的组织片层结构疏松;HE染色证实6×105/ml和6×106/ml细胞密度的组织片层中有三维网状结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广谱CK和Vimentin均呈阳性,前者的细胞活性较后者更好,而6×107/ml细胞密度组织片层基本丧失细胞活性.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三维支气管模型其种子细胞密度在6×105/ml至6×106/ml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弗雷氏尿管因不易脱落、舒适清洁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临床实践看 ,此种尿管也存在一定的弊病 ,拔管困难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出现颇为棘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两例拔除困难的病例 ,现将处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例 1 ,男性 ,53岁 ,因颞叶胶质瘤在全麻下行胶质瘤切除术 ,术晨常规留置 F1 4号弗雷氏尿管 ,插入过程顺利 ,并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1 0 ml,病人无不适 ,尿管固定好。术后第二天拔除尿管时 ,气囊内液体抽不出 ,尿管拔除困难。例 2 ,男性 ,55岁。因背部放射性溃疡在全麻下行背部溃疡切除及邻近皮瓣移植修复术 ,术晨同…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以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作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β-TCP)多孔生物陶瓷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4只,制作颅骨标准缺损后分成3组。A组(n=20):分离培养兔同胎异体MSCs。体外扩增后接种到预制的β-TCP多孔生物陶瓷材料上,细胞-材料复合体经体外孵育后,无菌条件下植入颅骨缺损;B组(n=10):采用单纯β-TCP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C组(n=4):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区未做骨修复。术后6周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缺损区大体、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颅骨缺损处A组术后6周表面肉眼可见骨样组织形成,组织学提示材料部分降解,未降解吸收的材料孔洞内广泛分布着新生骨组织,成骨细胞外基质丰富,I型胶原染色阳性;术后12周,支架材料几乎完全降解,缺损区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B组术后6周,可见从缺损区边缘有新生骨组织向支架材料内长入,支架材料部分吸收;术后12周,可见从缺损区边缘长入到支架材料内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但材料的中心部位未发现新生骨形成。C组术后12周,仅见少量骨组织从缺损区边缘向缺损区内长入,缺损中央大部分区域未得到修复。结论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在不添加外源性生长因子的情况下,与pTCP复合植入后可以在体内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能够对标准的颅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ondrogenic phenotype 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sheep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in a defined medium as potential seed cells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MSCs were isolated by density centrifugation with Percoll solution from bone marrow aspirated from sheep iliac crest. The third passage of MSCS were induced with H-DMEM containing TGF-β3 .IGF-I, Dexamethasone and VitC. The shape and ultrastructure of cells were observed, toluidine blue stain for GA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type II collagen were applied for chondrogenic phenotype identification. After 14 days of induction, MSCs changed from a spindlelike appearance to a polynal shape, a large amount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Golgi complex and mitochondria were observed,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chondrogenic phenotype was verified by positive staining of toluidine blu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SC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can differentiate to chondrogenic phenotype when induced in vitro and can be used as optimal seed cells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分别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形态和粒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灌胃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粒径为236.4±19.3nm,胰岛素包封率为78.5%±6.1%,载药量为22.6%±4.4%。降血糖试验表明,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灌胃(26U/kg)后7h,血糖含量开始下降,这种降血糖作用可维持12h,其中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时间可达6h(血糖值≤7.0mmol/L)。结论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灌胃给药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