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生96名为研究对象,2011年6月~20102年5月采取传统授课方式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采取采用案例教学法为观察组,对二组护生的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新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对骨科新护士加强护士素质培养,注重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强调应指导新护士了解骨科病人的特点、熟悉病情观察内容、掌握病情观察方法、加强观察技巧的训练。[结果]通过对骨科新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巩固了新护士骨科专科知识,激发了新护士的主动观察意识,使新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结论]病情观察能力是专业护士必备的特征和素质要求,应注重对骨科新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Liss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通过Liss微创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重点做好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和动态评估、心理护理、康复锻炼、辅助疗法、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治疗效果根据Hohl’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对Liss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和动态评估、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骨折患者体位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对骨折患者的体位要求及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强化护理人员体位护理安全意识和质量控制、动态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医护患沟通等对策。结果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和体位遵医行为,密切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重视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DCO)治疗,分为治疗组。另选取37例一般多发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13.5%,死亡原因为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3例,其中共产生10例并发症,采用适当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初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8例骨盆骨折,初期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2例合并大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四肢骨折34例,初期仅行简单外固定。11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术。全部患者在ICU中复苏治疗之后,等到迹象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生护理安全意识现状,以便采取教育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表格对6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普遍缺乏护理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护理安全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仅为22.1%,绝大多数护理安全知识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结论]护理基础教育中相关法律教育内容偏少,需通过增设法制教育课程,提高在校护生的法制观念;强化临床实习阶段护理安全知识教育,以提高护生护理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发病者约占人群的5%,主要表现是腰腿痛和腰部活动障碍[1]。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是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常用术式之一[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利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栓塞(PE)患者的疗效。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有明显差异(t=7.75,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99m栓塞(PE)患者疗效并对其评价。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有明显差异(t=7.75,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