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对2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9个月~24个月28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14周。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8例,良6例,一般4例。6例于术后3周内在骨折间形成大量连续性骨痂。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4年5月应用带感觉或重建感觉的三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 ,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占伤亡人数的 5 .2 % [1 ] 。道路交通事故致儿童断肢 ,其致伤机制复杂 ,伤势严重。如何在救命第一的前提下力争断肢再植 ,最大限度地减轻致残程度 ,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1995~1999年 ,我院救治及再植汽车交通事故致儿童断肢 4例。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3.5~ 12岁 ,平均 8.4岁。均属汽车 -行人事故类型。受伤距入院时间为 2~3.5h ,平均 2 .6h。来院时均出现休克。4例 4侧离断肢体、合并伤及AIS90 -ISS[2 ] 结果见表 1。2 .治疗方法 :在保证生…  相似文献   
4.
手的部位显露,烧伤发生率较高,由于其功能精细及解剖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手部烧伤后瘢痕处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腓骨皮瓣移植修复骨及皮肤缺损的感染创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 1993年以来 ,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一期治疗感染性骨皮肤缺损 11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均为男性。年龄 18~ 44岁 ,平均 2 6岁。致伤原因 :矿车撞伤及砸伤 9例 ,皮带机绞伤及压砖机冲压伤各 1例。病变部位 :小腿 9例 ,前臂及手掌各 1例。病程 :3~ 9个月 ,平均 5个月。所有病例术前均做过 1~ 3次的清创、内固定、植皮等手术治疗。细菌培养结果 :大肠杆菌及白色葡萄球菌各3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各 2例 ,棒杆菌 1例。腓骨切取长度 :10~ 2 3cm ,平均 14 5cm。皮瓣切取面积 :最大 13cm…  相似文献   
6.
薛阳静  陆兴  梁盾 《中国骨伤》2009,22(7):521-522
胫骨干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损伤,由于骨折产生的应力改变,使许多内固定效果不理想,加之局部软组织及血运易受损,常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该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0例,经随访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不连、金属疲劳断裂、髓内钉下沉、创伤性滑囊炎等,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分别接受椎管成形术的患者47例(A组)、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B组),术后随访13~56(26.5±7.9)个月.手术前后分别测量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CCI),并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1%(1/47)比21.6%(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0,P<0.05).A、B组手术前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前后颈椎前凸角度及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CI改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发生C5神经根麻痹11例作为B1组,另40例为B2组.B1组术后CCI改变率要明显大于B2组[(38.7±18.3)%比(22.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2,P<0.05).结论 相比颈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C5神经根麻痹可能与颈后路术后颈椎前凸增加有关.神经根拴系效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将皮瓣的血管蒂改良为筋膜血管蒂;皮瓣与扩张术相结合;采用带尺骨瓣的复合组织瓣转移。结果 20块皮瓣及3块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前臂背侧皮瓣供区均免予植皮而直接缝合;15例患得到平均15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好,感染恢复满意;综合评定手功能,平均失能值18%;3例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功能评价为:优1例,良2例。结论 如上改进增加了皮瓣静脉回流,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保全了前臂的美观;扩大了该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薛阳静  陆兴  梁盾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02-1103
目的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为肱骨干骨折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是以旋转进钉,填充式纵向交锁为设计特点的髓内固定系统,其结构由主钉和锁针组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应用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共30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6个月-10个月,平均8个月。肩关节及肘关节术后功能正常,未发生钉道感染、创伤性滑囊炎,无延迟和不愈合,无髓内钉疲劳断裂及再骨折发生,无桡神经损伤。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经过纵向与髓腔内壁紧密贴合固定,控制骨折断端旋转并对断端进行轴向加压,消除各种不利应力的干扰。固定效果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骨折端的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了生物学环境。并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透视的射线量,对于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们认为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