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使用网塞及平片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20例,均经腹股沟切口,高位游离疝囊,网塞充填于股环上方薄弱的腹膜前间隙内,常规使用平片并与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固定。结果20例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随访6~36月均无复发。结论经改进的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可有效避免压迫股静脉,防止股疝复发,预防直疝和斜疝新发,为股疝治疗合理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腹腔渗液较多及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假性胰腺囊肿及脓肿的SAP患者采用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置管引流45例次,置管成功率为100%。4例(11.4%)中转开腹手术,31例(88.6%)置管能有效引流。2例(5.7%)穿刺后并发少量出血。结论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腹腔积液较多及合并局部并发症的SAP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部损伤后近期非计划性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及处理措施,以提高腹部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8例腹部损伤后近期非计划性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原因分别为首次手术时漏诊9例、首次手术处理不当9例、手术后近期并发症9例和阴性再手术1例.28例共行再手术32例次,其中1次再手术25例,2次再手术2例,3次再手术1例.经再手术后治愈25例,死亡3例.结论 术中系统有序探查、正确的处理和充分的腹腔引流,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准确把握再手术指征、实施及时有效的再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保持高度警惕,综合分析判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网塞加平片修补术治疗成人股疝的效果。方法将72例成人股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股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6例在局部麻醉下行网塞加平片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网塞加平片修补术治疗成人股疝具有简便、安全、经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或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5.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肠绞窄、肠坏死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4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嗜酸性细胞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CEP)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CEP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结果:16例CEP胸片显示10例(10/16)X线表现为肺部多发非节段性斑片状阴影,9例(9/16)以中上肺野为主,HRCT显示多发融合性实变10例(10/16),斑片状实变6例(6/16)、磨玻璃影12例(12/16)和条状致密影4例(4/16),11例(11/16)主要分布于中上肺野肺周围部。结论:CEP有较典型的X线与CT表现,结合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钝性心肌挫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例钝性心肌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时2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症状,可同时伴有心悸、出汗、气促、血压下降,其中仅3例表现为心绞痛,并向左肩部放射.心肌酶谱检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均显著升高.心肌肌钙蛋白T或心肌肌钙蛋白Ⅰ均阳性.超声心动图检查20例,有阳性发现17例,其中心包积液7例.31例钝性心肌挫伤患者中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4例.治愈2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6.5%(2/31),其中1例为心肌广泛挫伤、大面积心肌坏死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心包积血并严重心肌挫伤而行开胸探查术,术中心脏骤停死亡.本组病例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在有心电图改变的患者中,26例在1个月内恢复窦性心律.随访中发现室壁瘤2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结论 在胸部外伤中,要高度警惕心肌挫伤的存在,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肌肌钙蛋白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合理救治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膈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膈疝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6层螺旋 CT平扫.结果 平扫见12例病人均有横膈不同程度抬高,10例膈面不规则,5例膈肌连续性中断,7例见胸腔见积气积液影,3例见脂肪密度影.6例见内脏依靠于胸腔胃旁,12例检出均行多平面重组(MPR),显示膈肌缺损11例(11/12),10例见"袖口征".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膈疝的主要手段,螺旋CT矢状位及冠矢状重组显示膈肌缺损和"袖口征"是诊断食管癌术后并发膈疝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腰椎椎弓峡部裂是指腰椎椎弓峡部关节间部骨质缺损,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成人发病率较高。笔者2006年5月至2011年2月经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的椎弓峡部裂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128例(观察组),切除7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及36个月,肋间臂神经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患者焦虑、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保留组患者肋间臂神经综合征发生率低,且恢复时间较短,恢复程度高;保留组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切除组(P0.05)。结论保留ICBN有助于减少患者肋间臂神经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