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介绍经皮窦道胆道镜联合肾镜辅助下清创、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坏死组织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穿刺胆道镜联合肾镜辅助下清创、引流治疗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及渗出的患者临床资料。置8 F引流导管引流1周后,用扩张器扩张窦道至26 F。用胆道镜联合肾镜经窦道对胰周坏死组织进行反复多次清创,直到感染组织通过引流彻底清除。结果 15例患者各接受胆道镜治疗1~4次,人均2.3次,单次清创引流的操作时间为24~45 min,平均(33.6±5.5)min。1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5±5.0)d,1例(6.7%)因脓肿复发行腹腔镜下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术,其余均未出现清除手术并发症。结论 胆道镜联合肾镜清除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坏死组织可在局麻下操作,减少全麻及气腹的影响;该法简单易行,直视下操作,可避免出血及脏器损伤的发生,安全可靠;该法兼具清除坏死组织、冲洗、引流 的作用,并可多次清创,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脓毒症大鼠血清HMGB1水平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脓毒症组(SEP)、DADLE组[制模后腹腔内注射DADLE(5 mg/kg)],各32只。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制模后6、12、18、24 h各取8只处死取材。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及24 h ALT、AST、BUN、Cr、CK及PaO2的变化。结果 HMGB1水平在SEP组、DADLE组12 h 18 h及24 h均较SO组高(P<0.05),DADLE组则显著低于SEP组(P<0.05)。24 h时DADLE组血ALT、AST、BUN、Cr、CK均较SEP组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且各指标变化与HMGB1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DADLE抑制HMGB1释放,对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2型糖尿病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23例为胃癌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胃癌患者550例为对照组。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两组以及胃癌组内患者年龄、性别、饮酒、慢性胃炎病史、DM的患病情况以及BMI等因素的差异。结果胃癌组内的糖尿病患病率(13.58%)明显高于对照组(6.91%)(χ~2=13.05,P0.05);胃癌合并T2DM的患者发病年龄、BMI显著高于胃癌未合并T2DM患者,胃炎病史比例则显著低于未合并T2DM患者(P0.05);除性别比例外,胃癌组的年龄、BMI、饮酒史比例、胃炎史比例及T2DM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OR值由大到小依次是胃炎史、T2DM患病率、饮酒史、BMI、年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但同时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由开腹时代的0.1%~0.2%上升为腹腔镜时代的0.4%~0.6%[1].尤其是细小的胆总管或肝总管,在LC手术中易被误认为胆囊管而被钳夹或切断.小胆管损伤的修复较为困难,术后容易发生胆管狭窄,此种情况下如何进行确定性治疗是胆道外科医生面临的考验.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从胆管断端切开肝总管和左肝管前壁行高位广口胆肠吻合术的方法治疗10例腹腔镜手术导致的小胆管损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胰腺囊性疾病包括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和囊性肿瘤,除了部分有明确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史的假性囊肿外,一般很难在术前明确病理诊断^[1-2]。因此,多数主张对于性质未明的胰腺囊性病变,应积极进行手术探查,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chemoemholiztion,TACE)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最主要方法.经TACE治疗后的肝癌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30%左右[1].对于TACE是否能真正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TACE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约10%),远低于手术治疗者[2-3].因此,如何控制TACE后肿瘤血管的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是提高TACE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9岁.因上腹部隐痛2月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阴性.腹部CT扫描显示胰头部有一直径12 cm的呈分隔状肿物、中央区有液化、强化明显、胆胰管无扩张(图1).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胆肠内引流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经病理确诊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头癌患者行各种胆肠内引流术,术后区域性动脉灌注吉西他滨(1~4次)。结果 49例可评价疗效者41例有效。38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2.6个月(2~18个月),另14例分别存活4~22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胆肠内引流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胰头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受益反应,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