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红霞 《护理学杂志》2007,22(12):45-46
将OA办公系统应用到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统计月报表管理及护理人员管理中,减少了差错发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供应室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3.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联合胸腺肽,α1(thymosin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应用胸腺肽α11.6mg,每周2次,皮下注射,持续6个月,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qd,疗程12个月;对照组51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用量、用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在ALT复常率及HBVDNA下降水平情况等方面,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疗程结束时,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在HBVDNA阴转及HBeAg血清转换方面,2组相比,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胸腺肽α1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较快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计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需求,提供针对性护理,以利手术顺利完成.方法7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前者给予术前防视,术中心理辅导及术后卫生宣教等系统化整体护理,后者给予传统的功能制护理.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担心手术疼痛,手术不成功,实习医师拿自己练刀,担心手术证实得了癌症,恐惧失眠等5项观察指标之间存在差异(P<0.05),围手术期BP、MAP波动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焦虑恐惧、肌肉紧张及舒适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缓解心理应激,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方面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柳红霞  王玉芳 《山东医药》2001,41(16):77-78
患者女 ,48岁 ,因患右肾多发性结石 ,于 2 0 0 1年 2月 6日在我院行右肾切开切石术。硬膜外麻醉后 ,给患者静滴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5 0 0 ml,术中患者清醒 ,呼吸平稳 ,麻醉效果满意 ,Bp12 0 /75 m m Hg,HR82次 /min,SPO2 98%。术前患者体温 36 .7℃。手术开始后 1h,5 %葡萄糖氯化钠滴注完毕 ,巡回护士遵医嘱为患者更换林格氏液 5 0 0 ml,滴速 80滴 /m in。当液体滴入约 70 m l后 ,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乱语、寒战 ,继而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 ,肢体发烫 ,体温 42℃。生命体征监护仪示 :Bp12 0 /90 mm Hg,HR12 2次 /m in,R2 8次 /m…  相似文献   
6.
结合临床中常见的不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临床中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细菌耐药性和药源性损害,提高抗生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8.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98年 6月至 2 0 0 1至 10月 ,我院手术室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对术前 ,责任护士到病房熟悉了解患者情况 ,向其说明手术过程 ,尽量消除其顾虑和恐惧 ,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 ,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及良好的医疗设备条件 ,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  相似文献   
10.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术后患者233例根据彩色Dopp ler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111例和无血栓组122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分别记录危险因素的个数、手术种类、手术时间、体重指数及术后应用抗凝剂低分子量肝素情况。同时选择57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11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47.6%,且年龄越大,体重指数增加、危险因素个数越多,DVT发生率越高。结论:DVT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DVT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