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5月~2006年11月作者应用旋转点在近节指间关节(PIP)平面的近节指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21指,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21指,男7例8指,女例13指,年龄16~53岁。致伤原因:热压伤14指,绞伤4指,挫伤3指。致伤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22处掌骨颈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结果本组18例术后平均随访6.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术后功能无障碍。结论有限切开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掌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皮瓣对[足母]甲瓣供区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并对皮瓣选择做出分析。方法应用5种近位足部带蒂皮瓣和2种远位游离皮瓣对57例[足母]甲瓣供区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近位带蒂皮瓣33例:带蒂足跗外侧动脉皮瓣2例,以第1跖背动脉的跖蹼穿支为蒂的足背逆行皮瓣15例,带第1跖背动脉的足背逆行皮瓣3例,顺行足第2趾胫侧皮瓣11例,逆行足底内侧皮瓣2例,足部皮瓣供区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远位游离皮瓣24例:游离腹股沟皮瓣1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1例。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57例皮瓣中53例成活良好;以第1跖背动脉的跖蹼穿支为蒂的足背逆行皮瓣3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游离腹股沟皮瓣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术后未缓解,Ⅱ期行游离植皮修复[足母]甲瓣供区创面。术后随访2~12个月,行走姿态良好。结论合适的显微皮瓣技术可以良好的修复[足母]甲瓣供区创面,保全肢体的完整性,减少医源性损伤,患者更容易接受[足母]甲瓣移植的手术方式。皮瓣选择不应只关注[足母]趾供区的修复,更应合理运用显微皮瓣技术,重视供、受区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应用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自2006年11月-2008年7月应用以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皮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术后11例皮瓣10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皮瓣瘀紫,行远端放血,肝素棉球湿敷后好转,3周后皮瓣中远部脱痂愈合。术后随访3~6月,皮瓣修复的肢体外观、色泽、质地满意,虎口开大功能良好。结论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以在切取皮瓣时蒂部明确带入了皮支及其伴行静脉,并以伴行静脉为主要回流,可减少无效筋膜组织的携带量,对于改善外观、减轻术后对血管蒂的压迫都有明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第2趾胫侧皮瓣在甲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月-2020年10月,切取短蒂动脉甲瓣19例,行指-趾动脉吻合修复手指受区,以足第2趾胫侧趾底动脉为动脉供血的第2趾胫侧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甲瓣供区背侧骨和肌腱外露,趾底供区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第2趾胫侧皮瓣切取面积:1.5 cm×1.0 cm~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25例足背软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其中,逆行腓肠神经皮瓣5例,远端蒂腓动脉皮穿支皮瓣7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11例,游离髂腹股沟皮瓣2例.切取的皮瓣最小4 cm×6 cm,最大19 cm×9 cm.结果 25例中,22例皮瓣一期全部存活;2例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皮瓣、1例远端蒂腓动脉皮穿支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过局部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5年,皮瓣质地好.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技术,可以使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得到满意的修复,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游离足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皮肤缺损行皮瓣修复创面是手外科的常规手术,术式较多。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行游离足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方法2008年3月-2012年4月应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29例36指。结果术后36指皮瓣33指顺利成活.3指术后皮瓣瘀紫,2指行远端放血后好转,3周后皮瓣远端脱痂愈合;1指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修复的肢体外观良好,皮瓣切取后供取对手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动脉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具有皮瓣血供明确、皮瓣切取范围大、皮瓣切取灵活.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林梅香  柯建华 《新中医》2021,53(2):12-15
分析近几年来皮瓣修复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文献,包括中药内服外用方剂、单味药有效成分分析及中成药应用,对近年来中医药预防皮瓣修复术后肿胀、血管危象等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皮瓣修复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消肿止痛等,可提高皮瓣存活率,但临床中常出现血瘀兼热毒的表现也亟需解决。根据中医辨证论证"异病同治"理论,四妙勇安汤有望改善皮瓣血运,减少并发症,提高皮瓣存活率,也为该方在皮瓣修复术中的运用提供临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低位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常用方法,效果较肯定,但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术后切口裂开和感染、切口皮瓣坏死及内固定物外露并发症。自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笔者先后收治跟骨骨折术后外侧切口不愈合9例,经采用低位逆行腓肠神经皮瓣转移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