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GSP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Tπ、TopoⅡ 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MTT法观察GSPs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GSPs对GSTπ、TopoⅡ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SPs在1.2、2.4mg/L浓度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并且均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77和9.79倍;GSPs可使MCF-7/ADR细胞GSh表达下降,但对TopoⅡ α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试验证实GSPs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内GSTπ的表达有关,提示GSPs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腋淋巴结阴性(ph node negative,LN N)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与微血管密度lym(VD)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LN N乳腺癌及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和M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2.6%的患者PTEN蛋白表达减低或完全阴性表达,PTEN与乳腺癌病理分级,ER状态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TEN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83.7%)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66.7%)(P<0.05);PTEN的表达与M V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P<0.01)。结论:PTEN缺失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多发事件,并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PTEN缺失和高M V D的LNN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两者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评估LN N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erbB-2、nm23、BRCAl、Topo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BRCAl、TopoⅡ的表达.结果1、C-erbB-2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8.27%,非腋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36.42%,两组间C-erbB-2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腋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中nm23阳性率表达分别是52.87%和74.6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并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中,BRCAl低表达率达34.51%,淋巴结阴性组中,BRCAl高表达率达64.28%,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TopoⅡ阳性表达在两组中,差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C-erbB-2、nm23和BRCAl是衡量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选择个性化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颜面部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后应用整形外科理念及技术修复缺损及效果。方法均采用手术切除,术前设计合理的手术切口并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缝合。对于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性切除后根据术前缺损面积大小设计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结果自2007年2月—2012年6月,本组临床治疗108例,除2例局部皮瓣转移后远端血运较差,有少量表皮脱落,经换药愈合外,余均一期愈合,体表恶性肿瘤术后接受放疗4例。随访2个月~4年,肿瘤无复发,且外观无明显影响,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在体表肿瘤治疗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理念可达到疗效及术后美观兼顾,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本组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矢状三维抑脂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及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拨T2W1序列(FS–FSE–T2W)检查,并与金标准关节镜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D–FS–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94.64%,FS–FSE–T2W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FS–SPGR序列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开展磁共振3D–FS–SPGR序列成像技术诊断具有理想的效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焦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可由caspase-1、caspase-3、caspase-4、caspase-5、caspase-8、caspase-11介导,主要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条通路,炎性小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消皮素D是焦亡的重要底物,经酶剪切后释放出氨基端片段,在细胞膜上形成小孔,导致细胞渗透性溶解并释放细胞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焦亡通路的各种成分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关于焦亡的研究开拓了肿瘤治疗的新领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焦亡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焦亡相关分子,以及焦亡在化疗药物抗癌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与日俱增,而做好人工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护理,对于解除疼痛,恢复关节活动与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26例患者,将其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链霉素扰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对50例HCC患者进行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对VEGF进行半定量计数,并分析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结果CD34在HCC组织中呈广泛、窦隙状表达,MVD值在有汇管区癌栓和肝内转移者高于无汇管区癌栓和无肝内转移者(P〈0.05),VEGF表达的阳性率在有汇管区癌栓和肝内转移者明显高于元汇管区癌栓及无肝内转移者(P〈0.05)。MVD值在VEGF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CC中MVD值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由自分泌和旁分泌产生的VEGF通过促进HCC肿瘤血管生成而促进HCC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有效性的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CAG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 CAG方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χ2=0.519,P=0.820>0.05)。两组患者组间与组内在白细胞、血红蛋白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而在红细胞、血小板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639,P〈0.05;χ2=6.587,P〈0.05)。两组患者临床毒副反应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CAG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临床治疗时需对年龄偏高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缩减用量,同时注重护理和感染防护等,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