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关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切口不愈合风险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的:分析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206例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男130例,女76例,年龄21~87岁,平均(48.1±17.5)岁。术后3个月内发生浅表或深部感染的19例为感染组,其余187例为非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记录所有患者发生SSI的潜在危险因素:①患者相关: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合并症;②创伤相关:损伤机制、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有无张力性水泡及是否合并脱位等;③手术相关: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手术时间、内置物类型、术中出血量、缝合方法及术后石膏固定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SI的影响因素。结果:SSI发生率为9.2%(19/206),感染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4.7%(18/19),吸烟史(P=0.034)、手术时间延长(P=0.046)和术后未行石膏固定(P=0.021)是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早期阶段石膏固定或有利于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移植、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L4~S1椎体结核,采用经腹腔入路显露腰骶椎,彻底清除病灶后用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术后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一次定期随访,观察血沉变化,摄X线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随访11~23个月,平均17个月,结核病变局部无复发,无结核性腹膜炎、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前方入路暴露腰骶椎结核病灶充分、安全,病灶清除后行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腰骶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重建腰骶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HS+骨水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6年4月48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32例获得1~4年随访,无螺钉松动、髋内翻、感染或骨折延期愈合,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3%。结论:DHS+骨水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内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分配、能早期得到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适合各种类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