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主要特征为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近些年,虽然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出现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从3年延长到6年,但其复发率仍然很高。因此,临床需要生物标志物来更好地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以确定患者治疗选择和预后预测,更大限度地实现个体化治疗。目前已在使用的生物标志物有乳酸脱氢酶水平、影像学检查特征、重链、轻链、细胞遗传学分析等,此外,近些年的新生物标志物有基因表达谱、二代测序、循环肿瘤细胞/DNA等。本研究就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弥散联合管路预冲(简称地米弥散法)对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方法:对传统透析发生透析器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法组和地米弥散法组,以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头胸腹及背部疼痛作为衡量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指标,进行χ2检验。结果:地塞米松弥散法组透析过程中患者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头胸腹及背部疼痛等症状明显低于改良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米弥散法可有效减低血透患者透析器反应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气管内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第2日起,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造模后第7、14、28日分3批处死动物,每次8只。分离血清,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Ⅳ型胶原氨端肽(Ⅳ-C)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PCⅢ、Ⅳ-C的含量逐渐升高,模型组最为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PCⅢ、Ⅳ-C含量均降低(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第14、28日及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第28日时,PCⅢ、Ⅳ-C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抑制肺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达到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琴  李红  邓丽容  杨晗 《全科护理》2011,9(35):3296-3297
从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方面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病人健康知识的接受度为100%,有48例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其余52例病人中41例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照顾,所有病人血压控制较为理想,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急诊透析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取大型医院眼科与社区医院联合护理的模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长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46例作为护理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型医院眼科与社区医院联合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从患者院外眼部护理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评分2个方面,对护理效果加以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眼部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大型医院眼科与社区医院联合护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近几年关于保和丸的临床应用和进展。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论: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许多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脾胃证候。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保和丸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合理化裁后,还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妇科、儿科疾病中收到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地黄在常压一次蒸制工艺和"九蒸九晒"工艺炮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不同工艺炮制品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5-羟甲基糠醛(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在常压一次蒸制和"九蒸九晒"工艺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梓醇、地黄苷A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下降幅度较大,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炮制工艺会使熟地黄中主要成分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常压一次蒸制16 h熟地黄与"九蒸九晒"熟地黄在主要成分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炮制过程中增量成分5-HMF可以作为评价地黄炮制质量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成人牙周病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 并预测未来25年的牙周病发病趋势, 为减轻我国牙周病负担和制订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 提取1990—2019年我国成人牙周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数据。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估计近30年来我国牙周病的变化趋势, 并基于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预测2020—2044年我国成人牙周病的年龄标化发病率。结果 1990—2019年我国成人牙周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均呈上升趋势, EAPC分别为0.3(95%CI:0.1~0.6)、0.5(95%CI:0.1~0.8)和0.5(95%CI:0.1~0.8)。35~39岁人群牙周炎发病率和40~44岁人群患病率的上升幅度最高(EAPC分别为0.8和0.7), ≥60岁人群牙周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平稳(EAPC为0~0.1), 患病率的上升幅度相对较低(EAPC为0.2~0.4)。女性牙周病发病率(EAPC为2.1)、患病率(EAPC为2.6)和DALY率(EAPC为2.6)的上升幅度均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