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5月~2003年10月,1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2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单.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瓣血供可靠,提供了对于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5月~2003年10月,1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2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单。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瓣血供可靠,提供了对于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庆  杨乐晋 《四川医学》2014,(8):1085-1085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足包块40年,发现明显增大3年"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广泛0.5cm×0.5cm×0.5cm-3cm×2cm×2cm结节,质软,无发红,无破溃,无压痛,面部、腹背部及腹股沟皮肤广泛褐色色素斑,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虹膜无色斑,双耳听力正常,脊柱无明显畸形,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15cm×12cm,质软,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4.
动静脉造瘘的术式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建立有效血液通路,达到透析需要的血流量,动静脉造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1998年7月~2001年7月采用7种方法行动静脉造瘘46例,现对其术式选择及效果评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总结78例骨肿瘤患者穿刺活检的结果,探讨穿刺活检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3午1月-2009午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在影像设备监控引导下,采用套管活检针对肿瘤进行术前穿刺活检,分析穿刺活检的结果。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血管神经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无针道肿瘤播散证据;组织获取率为100%,准确率为84.62%。无效穿刺活检的12例患者中,6例为原发性骨恶性肿瘤,3例为骨巨细胞瘤,3例为转移性骨肿瘤。结论穿刺活检准确性较高,是肿瘤术前明确诊断的较好选择,但其准确率受多因素影响,不可单一依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患者实施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在汶川地震后7天内收治的420例骨折伤员的救治情况,为今后重大灾难事件中的骨折伤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08年5月12日~18日收治的地震致骨折伤员的详细资料,分析伤员的基本情况和伤后救治效果。资料录入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我院共收治462例住院骨折伤员,其中42例基本信息缺失,最终纳入分析420例。纳入病例中,男176例(41.9%),女244例(58.1%);中位年龄43(27,61)岁。震后前3天收治328例(78.1%),震后第4—7天收治92例(21.9%)。伤员主要来自绵竹、什邡和广汉市。人院诊断前3位骨折部位依次为胫骨(18.8%)、腓骨(16.6%)和股骨(14.9%)。分类救治方法前3位依次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复位后行小夹板或石膏、牵引外固定(301例),闭合复位不佳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85例),开放性骨折行清创缝合及石膏外固定(78例)。结论总结汶川地震中骨折伤员的分类救治经验,建立重大灾害骨折伤紧急诊治机制,有针对性地储备治疗物资和安排救治人员,是今后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保证伤员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足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增大带蒂筋膜皮瓣的成活面积,设计了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方法在传统阻隔式皮瓣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及邻近组织的损伤程度,设计2~4个蒂宽1.5~3.0cm相互垂直的蒂。在小腿深筋膜下游离后置入医用不锈钢薄片,阻隔3~6天后断侧蒂,形成双蒂筋膜皮瓣,6~14天后断去其中1个蒂,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皮肤缺损。1991年1月~1998年9月,应用该法治疗33例。其中小腿皮肤缺损伴骨、神经及肌腱外露22例,内固定物外露伴骨髓炎5例,小腿及足贴骨瘢痕畸形6例。切取最大筋膜皮瓣25.0cm×13.0cm×2.4cm,最小6.0cm×3.5cm×1.5cm。皮瓣长与蒂宽比例达11∶1。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31例获得6个月~5年随访,无关节功能影响。皮瓣外形好,不臃肿,耐压。结论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大面积缺损,扩大了皮瓣长宽比例及可切取的面积,随意性好,抗感染能力强,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