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电阻抗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方法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电阻抗谱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电阻抗谱是一种人体功能性成像技术,其测量结果客观,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能有效诊断早期甲状腺癌,并能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互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结论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电阻抗谱技术有望成为诊断早期甲状腺癌的一种新技术,并作为一种辅助性临床诊断方法辅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维生素D[25-(OH)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n=72)和动脉正常组(n=86),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电图变化及Hcy、25-(OH)D水平,并分析血清Hcy、血清25-(OH)D及心电图变化与S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高脂血症构成率、BMI、TC、TG、Hcy、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动脉正常组(P<0.05),HDL-C、25-(OH)D水平低于动脉正常组(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窦性心动过缓、QRS低电压、矫正QT间期延长、ST-T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构成比高于动脉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12.16μmol/L、25-(OH)D<21.28 mg/L、心电图异常等均是S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25-(OH)D评估患者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期间笔者所在医院14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异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4例中男4例,女10例;5例有临床症状;8例为术前明确诊断,6例为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病变为恶性4例,良性10例。术后接受TSH抑制治疗4例,其中3例为分化型异位甲状腺癌,1例为单纯异位甲状腺但正常位置甲状腺为乳头状癌;4例良性及1例异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另外5例良性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疗。9例患者随访1~10年,平均5.5年,均正常生活;恶性患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异位甲状腺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对于舌根至纵隔内的包块,尤其是颈部包块,应仔细检查正常位置是否存在甲状腺,以排除异位甲状腺的可能。彩超、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功能检查、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异位甲状腺可发生与正常位置甲状腺一样的病变,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年龄、异位甲状腺类型、位置、大小和病变性质来选择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或TSH抑制治疗以及^131I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变化,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病理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了964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男1893例,女7749例,男:女=1:4.09。男性患者中甲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P=0.02)。其中,〈45岁男性患者中甲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P〈0.01),而≥45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000~2012年期间,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大体呈增高趋势;桥本甲状腺炎的比例及其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比例均大体呈增高趋势;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甲状腺腺瘤的比例大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大体呈增高趋势,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与IgG4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的病理特征及其与IgG4关系的相关文献并作综述。结果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可单发,也可累及甲状腺及全身多个器官。在桥本甲状腺炎、里德尔甲状腺炎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中均发现了IgG4的表达。结论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是对甲状腺炎疾病的一种新的认识,对其的了解有助于对甲状腺炎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FpEF,将合并HFpEF患者纳入研究组(n=96),不合并HFpEF患者纳入对照组(n=100),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高血压HFpEF的临床诊断价值。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探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中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D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IVSTD诊断高血压HFpEF的最佳截断值为0.985 mm,LVDd最佳截断值为4.085 mm,LVPWTD最佳截断值为0.965 mm,LVMI最佳截断值为114.175 g/m2,且四者联合诊断高血压HFpEF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预后不良组患者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层辅助放化疗治疗方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察组术前根据TNM分期对符合条件者先予以分层辅助放化疗,再行TME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采用结直肠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R38)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3年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和术后3年,观察组身体形象、性功能、性快感及未来期望等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排尿问题、胃肠道反应、化疗副作用、排便问题、造口问题、男性性问题女性性问题及体重下降等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分层辅助放化疗结合TME手术对延长直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有益,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为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颗粒直径为150nm,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是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淋巴结示踪剂。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20~50nm,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为120~500nm,且基膜发育不全,故注射到组织内的纳米碳颗粒不进入血管,可迅速进人淋巴管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进入毛细淋巴管,滞留、聚集在淋巴结,使淋巴结黑染。纳米碳作为一种淋巴结示踪剂,早已广泛应用于胃癌及乳腺癌手术中以指导淋巴结的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初次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型52例(38,23%),肾型17例(12.50%),骨。肾型7例(5.15%),生化型24例(17.65%),合并其他临床表现者36例(26.47%)。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值为(106.20±88.88)pmol/L(6.91~390pmol/L),血钙值为(3.12±0.66)mmol/L(2.15~5.77mmol/L)。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和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放射性核素双时相显像(99Tcm-MIBI)定位诊断与手术发现符合率分别为75.00%及85.29%,联合CT检查三者符合率为86.76%。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29例(94.85%),甲状旁腺癌7例(5.15%)。良性病变中甲状旁腺腺瘤119例(92.25%),其中单发114例(95.80%),多发腺瘤或甲状旁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增生5例(4.20%);甲状旁腺增生10例(7.75%),其中8例为甲状旁腺不典型增生或增生活跃。124例(91.18%)患者术后3d内PTH降至正常上限以下。124例(91.18%)获随访,随访时间6~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2例(8.82%)失访。术后6个月有2例(1.47%)甲状旁腺癌患者肿瘤复发,其余病例无复发。3例(2.21%)甲状旁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8,19及23个月死亡,其中2例死于甲状旁腺癌全身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意外。结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结果  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153枚,未转移533枚,中央区淋巴结转60.1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3.61%,诊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9.26%;增强CT显示本组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高于未转移淋巴结(8.91±2.62 mm vs 8.02±2.51 mm),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病灶内钙化及周围组织侵犯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低于颈侧区淋巴结,建议结合超声或MRI检查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