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且由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共40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对照组应用大圆针及Endoclose腹壁缝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92例。回顾分析2组不同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 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费用[单侧:(6.29±0.32)千元比(7.40±0.53)千元,双侧(8.85±0.65)千元比(9.60±0.38)千元]、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106/208比48/192)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疝针"或腹壁缝合器即能完成手术,费用更低;而且该技术微创、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评分系统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8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前后3年分成A、B两组,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探讨预测性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中转开腹率的影响。结果 89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病例。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92例患者中,体温≥38.5℃、腹膜炎体征、白细胞计数≥18.0×109/L、C-反应蛋白≥30.0 mg/L、胆囊壁厚度≥0.8 cm的组别有着更高的中转开腹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并以前后3年中转开腹率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评分系统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8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前后3年分成A、B两组,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探讨预测性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中转开腹率的影响。结果 89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病例。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92例患者中,体温≥38.5℃、腹膜炎体征、白细胞计数≥18.0×109/L、C-反应蛋白≥30.0 mg/L、胆囊壁厚度≥0.8 cm的组别有着更高的中转开腹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并以前后3年中转开腹率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