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专职物价成本核算员在临床科室设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由护理部和经管科室共同考核,选定6个科室作为试点,对选拔的6名专职物价成本核算员进行理论、临床培训及考核,培训合格后按照工作职责从事医嘱核对、物资请领、核对账本等工作。结果通过在试点科室试行专职物价成本核算员半年来,试点科室的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均在96%以上,护士工作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8%上升至93%,住院患者满意率由93%上升到98%,出院患者意见征询满意率由90%提升到99%。结论在临床科室设立专职物价成本核算员是一种新的科室经济管理模式,使病区的物价收费更规范,物资管理有序,欠费管理有跟踪,利于加强病区物价收费管理、经济核算管理、护理管理和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腰椎疾患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4年8月对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后的腰椎疾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的患者术后换药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伤口换药,对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应用的管理组在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效果优于传统伤口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是通过医护的合作完成,在等待换药的时间、再次换药耗损费用、患者自身舒适度对及医护人员满意度优于传统换药组,创新了护理服务范畴,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通便贴子午择时热敷预防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预防,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常规处理;干预组(43例)在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等基础上给予通便贴子午择时法热敷。循经选用中脘、天枢、关元、大横作为热敷治疗的穴位,1次/d。通过排便频率、排便费劲、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腹部胀痛、肛门坠胀感评分,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预防早期便秘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是54.5%(12/22)。干预组是100.0%(43/43)。优良率比较:对照组是37.8%(7/22);干预组是67.4%(29/43)。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使用自制通便贴子午择时法热敷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便秘的预防效果确切,且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多功能下肢支具在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患肢肿胀消退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的患者,通过Duplex超声诊断排除已有DVT形成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术后第1d即用本支具行间歇循环气压治疗;对照组使用脚枕的承托下行主动肌肉舒缩功能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制作的支具功能全面、操作简便、可折叠、便于收纳,使用新型下肢支具进行间歇循环气压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肢水肿,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医方法采用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来有效地控制顽固性呃逆,增加患者舒适度,为临床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符合诊断标准的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次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次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比单纯进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DO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218例老年DOP合并T2DM患者,以现场问卷形式调查每例患者的生活习惯,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习惯的关系。结果:218例老年DOP合并T2DM患者中,理想型(平和质) 30例,偏颇型(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特禀质、血虚质及混合质) 188例。偏颇型中阳虚质22例,阴虚质19例,气虚质16例,痰湿质7例,湿热质2例,气郁质5例,瘀血质4例,特禀质3例,血虚质3例,混合质10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蔬菜食用频率、饮酒频率、豆浆饮用频率、日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均运动时间、业余活动频率、紧张情绪史、吸烟史、膳食补充剂使用史及日均晒太阳时间对偏颇质形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蔬菜食用频率、豆浆饮用频率、睡眠质量、业余活动频率及紧张情绪史是偏颇质形成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老年DOP合并T2DM中医体质类型与生活习惯具有一定关系。因此,如果老年DOP合并T2DM患者通过积极改变其饮食、睡眠、运动及情绪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可能将有利于避免其偏颇型中医体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4例,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除并发症发生率和颈椎脊髓功能状态(JOA)评分外,两组护理效果及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对规范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程序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缩短患者的总住院天数,降低和规范诊疗、药物、辅助检查、护理等方面的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医护之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中山市某三甲医院医护患人群对人工智能(AI)护理机器人的认知状况、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发展AI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山市某三甲医院医护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患三方对AI辅助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均有显著差异(P<0.05)。年资≥10年[O^R=0.15,95%CI(0.05,0.42)]、高级职称[O^R=0.22,95%CI(0.11,0.57)]的护士群体对巡视导诊方面的AI辅助护理需求相对较低;年资≥10年[O^R=2.83,95%CI(1.58,5.07)]、高级职称[O^R=2.95,95%CI(1.42,6.11)]的护士群体对护理决策辅助方面的AI辅助护理需求相对较高。中、高年龄段[O^R31~59岁=2.50,95%CI(1.36,4.61);O^R≥60岁=6.57,95%CI(1.37,31.58)]、高社会经济地位[O^R=1.68,95%CI(1.23,7.58)]的患者群体对生活护理的需求相对较高;中、高社会经济地位[O^R=2.25,95%CI(1.13,5.48);O^R=2.65,95%CI(1.44,5.70)]的患者人群对病情预测的需求较高;不同疾病类型也是病情预测等维度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开发AI护理机器人应考虑医护患三方的认知、需求差异,针对不同人群功能模块应有所区别和侧重,以满足医护患三方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