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神经症状的严重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颈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多见。对于不伴有或仅有轻微神经症状的严重陈113性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少见。自1991-03以来,我们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及/或带锁钢板固定治疗无或神经症状轻微的严重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腕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6.7%-11%,多见于老年人不慎摔倒时手掌撑地所致.根据其受伤机制可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涉及关节面和桡骨关节脱位的Barton骨折。大部分病人手法复位可达到满意效果。但对于粉碎性骨折手法复位较难.多采取手术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7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体表标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坐位时臀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DI)评分、压痛阈值(PPT)和髋关节活动度(ROM)指标[髋关节内旋(HIR)角度、髋关节外旋(HER)角度]水平。结果:治疗后72 h、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IR、HER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可降低VAS和ODI评分,提高PPT和髋关节ROM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方法对54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分为4型,Ⅰ型:中心椎管狭窄型,Ⅱ型:侧隐窝狭窄型;Ⅲ型:椎间孔狭窄型;Ⅳ型:混合型。其中Ⅰ型104例(19.22%),Ⅱ型125例(23.11%),Ⅲ型48例(8.87%),Ⅳ型264型(48.80%)。结论CT分型对腰椎管症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退行性颈椎病.颈椎外伤和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后的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手术的重要部分。我科自1999—07~2003—07,采用自体骨和椎间融合器或钛网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后椎间融合。同时应用前路钛钢板固定,共治疗颈椎病患者14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整理1995—2004年收住的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误诊患儿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1月,最大6岁。分别误诊为肘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外上髁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2例,尺骨鹰嘴骨牵引3例,一例未做处理.结果:随访3月-10年,平均6.2年。7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4例有不同程度肘内翻畸形,其中1例严重畸形且伴有肘关节伸、屈明显受限。结论:此病误诊率高,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高。正确认识婴幼儿肘部X线特点及肘部损伤规律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涉及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 应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涉及股骨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7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均良好,Harris系统评定:优23例,良4例.结论 加长型PFNA在股骨颈内防旋、抗拉及压应力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涉及粗隆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拆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改良漏斗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剑  陈中  李永欢  张斌  李永甫  韩明远 《中国骨伤》2012,25(12):992-996
目的:分析改良漏斗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并联合改良椎弓根漏斗伤椎内植入自体髂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严重压缩性骨折9例、爆裂性骨折26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34.6岁。术后通过X线片动态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CT评估植骨效果并最终测定植骨区CT值;神经功能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疼痛按照视觉模拟评分。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7个月,平均19.7个月。无神经损伤加重,术前11例神经功能部分损害者有至少1级的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伤椎内植骨填充良好,6个月内全部融合,植骨区无贯通式腔隙。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50.17±8.26)%恢复至术后(90.79±4.8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取除后6个月)为(90.34±4.03)%;Cobb角由术前(28.70±6.24)°恢复到术后(7.26±3.79)°,末次随访时为(7.34±4.05)°。末次随访伤椎植骨区平均CT值均明显高于邻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1.06分。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复位并联合改良漏斗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简便、安全且经济,伤椎空腔内植骨效果良好,可有效防止伤椎高度再丢失和进行性后凸畸形,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永欢 《中国医师杂志》2003,5(9):1232-1232
胫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 (Pilon骨折 ) ,多为高能量损伤 ,胫骨的踝关节面常呈粉碎性 ,且多伴有骨缺损 ,骨折远侧松质骨折压缩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处理非常棘手[1] 。我科自1991年 3月~ 1998年 7月共治疗的Pilon骨折 3 4例 ,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4例 ,男 2 5例、女 9例。年龄 2 1岁~ 61岁。平均年龄 3 5 7岁 ;致伤原因以车祸及坠落伤为主。骨折根据改良Ruedi和Allgower分型[2 ] :Ⅰ型 7例、Ⅱ型 18例、Ⅲ型 9例。其中开放性损伤 5例。1·2 治疗方法 本组 18例行非手术治疗 ,其中闭合…  相似文献   
10.
报道应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 4例 ,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随访 3月~ 19月 ,平均 11个月。按Nakai分级 :优 5 6例 ,良 6例 ,可 2例。并发症 5例 ,其中硬脊膜损伤 3例 ,神经根牵拉伤 1例 ,髓核残留 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