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阐明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开发现状。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目前磺脲类药物仍然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且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都是疗效明确、经济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产后宫缩痛的问题普遍存在,是产妇产后常见的疼痛,它给许多产妇带来了生理及心理健康上的不良影响,临床中却常常得不到有效重视。近年来随着产妇对舒适化医疗要求的提高,如何安全有效地缓解产后宫缩痛,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是临床工作者们应当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产后宫缩痛的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有更多新颖有效、严谨可靠的研究结果能为产后宫缩痛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14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不同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3组,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维持原治疗基础上口服胰激肽释放酶(TPK),共8周;对照组不用TPK及其它对尿蛋白有影响的药物,测定服药前后UAE的变化。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8周后UAE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正常白蛋白尿组8周后治疗组UAE无明显变化,对照组UAE有所上升(P<0.05)。提示TPK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长,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非传染性的流行病,以至于每一个医生都会面临着诸多的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成为所有医生都了解乃至掌握的基本功。糖尿病的治疗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血糖自我监测5大部分,其中药物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极其重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健康。性激素在男性骨骼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够促进骨形成,对抗骨量丢失,而孕激素则可能对男性骨量的维持起到负性调节作用。老年男性体内雌激素、雄激素的缺乏与其骨密度降低、OP患病率增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为O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雌激素是目前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治疗的常用药物,并不被推荐用于治疗男性OP;雄激素替代治疗可使老年男性骨密度得到增加,但在前列腺和心血管安全性上存疑,因而并不推荐常规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能提升血清睾酮水平,有助于增加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尚未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男性OP,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ARM)应用于OP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在动物模型中被证实能够增加雄性大鼠的骨骼强度。本文就性激素在老年男性OP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介导的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以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等多种代谢异常合并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及肥胖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低维生素D状态可能是MS的危险因素之一[1]。但目前有关维生素D与MS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以下就维生素D与MS各组分的临床研究及可能机制作  相似文献   
7.
肖彧君  李春霖 《药品评价》2008,5(6):248-249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血糖的控制水平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越差,视网膜病变及其他眼部病变的发生率就越高。糖尿病患者的晚期白内障、玻璃体病变、继发青光眼、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等需要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视力。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不仅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李春霖  李剑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2):1905-1907
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生除了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肝脏及肌肉胰岛素抵抗相关外,还与脂肪组织脂解增加、肠促泌素水平降低、胰腺α细胞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肾脏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国际权威的降糖治疗指南聚焦于HbA1c,使用的药物仍然局限于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肝脏和胰岛素抵抗的范畴之内.基于发生糖尿病的已知病因和多种病理生理缺陷进行的、旨在延缓或逆转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治疗策略为糖尿病的新药研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春霖  陆菊明 《天津医药》1999,27(7):396-398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病变和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44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及悄白蛋白排泄率(UAE)测定。结果:存在植物神经病变的Ⅰ型糖尿病患其偶测收缩压、舒张压、UAE均高于植物神经病变者,且ABPM多项指标异常。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计分与UAE及多顶ABPM指标显著相关,但与偶测血压无相关性。结论:偶测  相似文献   
10.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适宜的成骨微环境可促进MSC的成骨分化。因此,改善成骨微环境,促进MSC成骨分化在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从调节细胞因子及支架支持从而改善细胞外基质(ECM),调节血管生成因子、基因重组细胞移植及人工支架预血管化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MSC与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改善成骨微环境促进MSC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