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64排CT进行大范围动脉血管检查应用低电压、小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72例行主动脉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32例和C组20例。各组扫描参数、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120 kV、260 mA、80 mL;B组:120 kV、260 mA、50 mL;C组:80 kV、260 mA、50 mL。比较并统计各组间肝门水平位置的主动脉部强化程度从而评估图像质量以及有效吸收剂量的差异。结果:主动脉CT值超过200 HU的峰值持续时间为(10±4)s。动脉平均增强CT值,A组大于B组,B组大于C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A、B、C 3组均能满足诊断要求。患者有效吸收剂量C组明显低于A、B两组(P〈0.01)。结论:应用64排CT进行主动脉血管检查,使用小剂量对比剂及低管电压可行,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患者的吸收剂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 R)算法,在宝石CT进行头颅扫描,探讨头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患者90例行头部CT检查,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病例扫描参数相同,A组单纯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B组行FBP重建后,打开减少剂量因子DR,设定为50%;C组行ASi R重建后,打开减少剂量因子DR,同样设定为50%,其余扫描条件3组相同。对3组图像分别测量空气及侧脑室前脚脑脊液CT值的标准差,取均数作为图像噪声,由3位医师对3组数据进行评分。对3组数据噪声值及评分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结果:A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45.79 m Gy;B组为22.75 m Gy;C组为22.75 m Gy,B、C组较A组降低了50.31%。C组图像噪声(1.96±0.52)显著低于B组(2.92±0.67)(P<0.001),与A组(2.12±0.53)无显著性差异(P=0.294)。3组图像数据均能满足诊断要求,B组图像评分较低,A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颅脑CT扫描中使用ASi R算法,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3.0 T磁共振增强T1-FLAIR与3D-FSPGR序列检查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以优化检查序列。方法:145例为排除脑转移瘤患者同时行T1-FLAIR及 3D-FSPGR序列增强扫描,30例确诊病例通过直径将病灶分为3类(<3 mm,3~10 mm,>10 mm),比较两种序列对不同直径病灶的检出数量。结果:增强3D-FSPGR序列检测病灶能力显著优于T1-FLAIR序列(P < 0.05),尤其对直径小于3 mm的病灶(P < 0.05)。结论:3.0 T磁共振3D-FSPGR序列增强检查对小病灶检出率高,总体扫描时间短,有效避免血管搏动伪影,可替代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