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平均8.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本科应用Wallis系统治疗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术前、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椎间盘再突出、内固定失败等相关远期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中51例获得连续性随访6.3~9.3年,平均(8.14±1.12)年。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JOA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中立位和过屈位测量的手术节段、头端和尾端邻近节段的Cobb角、椎间盘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在过伸位,手术节段Cobb角和ROM减小,而邻近节段Cobb角和RO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末次随访时Pfirrmann.s分级显示手术节段总的改善率为33.33%,无明显改变率为56.86%,退变加重率为9.81%;而头尾端邻近节段椎间盘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复发,无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8.1年随访效果良好,具有潜在的椎间盘保护作用,对邻近节段干扰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ntraSPINE非融合技术联合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5月我院采用IntraSPINE非融合技术联合TLIF手术和单纯TLIF手术治疗的双节段LDD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IntraSPINE非融合技术联合TLIF手术,n=36)和对照组(行TLIF手术,n=3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在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随次访时的腰椎侧位X线片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个性化和常规两种扫描方案对≤1 cm肺小结节的CT成像效果,探索最佳扫描方案。方法 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行肺小结节CT成像的患者,按随机对照表以平衡对照法随机分为个性化组(n=67)和常规组(n=70),个性化组进行严格的过度吸气训练、个性化体位、个性化扫描方向制定,获得的图像与常规扫描组进行图像质量比较。结果 个性化组的CT平扫、肺动脉期、肺静脉期图像质量均优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4,P=0.017;χ2=6.625,P=0.036;χ2=7.139,P=0.028);两组组内CT平扫、肺动脉期、肺静脉期图像质量比较,常规组组内CT平扫和肺静脉期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8,P=0.010),常规组其余各期、个性化组组内比较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扫描方案成像质量稳定,能提高≤1cm肺小结节CT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独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独活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方法应用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和微孔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结果在TLC-生物自显影抑酶实验中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位呈现阳性结果;微孔高通量筛选实验中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及氯仿萃取部位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均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mg.mL-1时,3个萃取部位对AChE的抑制率分别为(16.88±0.42)%、(11.82±0.55)%、(44.33±3.21)%,对BuChE的抑制率分别为(13.97±1.17)%、(14.64±1.10)%、(18.63±1.24)%。结论独活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及氯仿萃取部位对2种胆碱酯酶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胆碱酯酶抑制率最高,为主要的抑酶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与多发性骨髓瘤继发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分析总结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院脊柱脊髓外科就诊的132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骨髓穿刺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38例(骨髓瘤组),原发性骨质疏松94例(骨质疏松组),均经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头孢母核(6R,7R)-7-氨基-3-[[(1-甲基-1-H-四氮唑-5-基)硫代]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盐酸盐(7-ATCA·HCl)的合成工艺.方法 对三氟化硼络合物催化合成头孢母核7-ATCA·HCl的工艺进行了探索,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采用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替代传统的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或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7-ACA和1-甲基-5-巯基四氮唑合成头孢母核7-ATCA-HCl.结果 确定了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与7-ACA合适的摩尔比,产品收率>124%,含量>99%.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7-ATCA·HCl收率高、质量好,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木豆Cajanus cajan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正相硅胶色谱、中压反相硅胶色谱(ODS)、反相大孔树脂(MCI)、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木豆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豆素(1)、木豆素A(2)、木豆素C(3)、木豆内酯A(4)、球松素(5)、荭草苷(6)、异牡荆苷(7)、牡荆苷(8)、cajanol(9)、cajanin(10)、樱黄素(11)、红车轴草素(12)、(2R, 3R)-2, 3-二氢-5-7, 4′-二甲氧基黄酮(13)、10′, 16′-二羟基棕榈酸乙酯(14)、香草酸(15)、十七烷酸乙酯(16)、2-O-甲基肌醇(17)、2, 3, 4-三羟基异戊酸(18)、豆甾醇(19)、桦木酸(20)、十七烷酸(21)、β-谷甾醇(22)和β-胡萝卜苷(23)。结论 化合物10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从远志中分离纯化3,6′-二芥子酰基蔗糖酯和远志蔗糖酯A。方法采用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摸索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条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选择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1:5,v/v/v)为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从400mg远志样品中得到3,6′-二芥子酰基蔗糖酯和远志蔗糖酯A分别为24.6mg和45.2mg,HPLC检测纯度分别为93%和95%。结论本法简单快速,为远志及同属植物中糖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 。  相似文献   
10.
背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是非融合技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长期疗效鲜有报道。目的:探讨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结果:最终64例纳入分析,随访时间8.2~9.3年,平均(8.8±0.3)年。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位邻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降低,活动度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手术节段以及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显示,术后4年时手术节段总改善率为41.1%,无明显改变率为54.8%,退变加重率为4.1%;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重率为12.6%。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总改善率为22.9%,无明显改变率为69.9%,退变加重率为6.9%;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重率为17.2%。随访期间1例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其余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失效等相关并发症。结论: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长期随访中可以有效缓解腰痛及腿痛,并在保证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椎间活动度,可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进程,从而获得满意的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