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在指导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术前1~2周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肾移植受体CYP3A5基因型。随机将8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CYP3A5基因型的不同调整肾移植术后FK506的初始剂量[表达型为0.15 mg/ ( kg·d),不表达型为0.075 mg/ ( kg·d)],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给药剂量[0.10 mg/ ( kg·d)]。 比较两组肾移植术后7 d 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6~10)ng/mL]的百分比、需调整药物剂量的百分比以及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神经毒性、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 肾移植术后7 d内实验组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浓度范围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62.5%vs32.6%,P<0.05),而实验组需要调整剂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5%vs65.1%,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5.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6%,实验组较对照组低,但两者比较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CYP3A5*1/*3基因型调整FK506初始用量,优于传统的标准体重剂量给药方案,能有效的使各基因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s)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 C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2种基础免疫抑制剂,具有治疗指数窄,药物代谢动力学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如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FK506和CsA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其疗效达到最佳而毒副作用降至最低,是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通过研究编码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以及药物靶分子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CNIs处置的影响,为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条有益的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痴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例痴笑发作的临床特征与抗癫痫药物与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 2例由下丘脑错构瘤所致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癫痫发作被有效控制。余 8例由药物治疗者 ,其他类型如强直 -阵挛等癫痫发作可被控制 ,但痴笑发作却不能有效被控制。结论 痴笑发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发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癫痫 ,对抗癫痫药物不敏感 ,幼年患者应排除下丘脑错构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的CT、MRI与SPECT检查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2例无临床症状脑梗死患的头颅CT、MRI与SPECT扫描检查所见。结果12例患中8例CT扫描见有腔隙性脑梗死灶,所有患的MRI与SPECT均有异常表现。MRI所见病灶较CT多,病灶多2~4mm,且多位于非功能区;SPECT所见血流灌注减低区较MRI病灶区大且更广泛。结论无症状脑梗死,已有一定的基础疾病和病理基础,对这些患应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方微创小切口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28例,采用微创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8~36个月,骨折均愈合,4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4例.结论 对于移位的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经前方微创小切口将股骨颈解剖复位,可在直视下保证复位的确切性;并最大限度减少损伤髋关节周围的血管网,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基于移植协调员角度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工作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3-10月间潜在DCD供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自定义4个概念:潜在DCD供者、有效DCD供者、DCD成功率及DCD回绝率,对DCD工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发现并确认了16例潜在DCD供者,并成功实施DCD 5例,DCD成功率为31.3 %(5/16).11例未成功捐献的潜在DCD供者中,其原因为家属拒绝捐献3例(占27.3%),家属捐献意见不统一3例(占27.3%),家属同意捐献但由于各种纠纷或与各部门协调原因耽误器官获取时间造成器官质量不符合捐献标准4例(占36.4%),以及器官评估不合格1例(9.1%).DCD回绝率为37.50%(6/16).结论 潜在DCD供者的人数还有待提高;移植协调员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沟通技巧、专业知识仍需要进一步培养;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不能仅依靠医疗卫生部门、省红十字会,需要行政、交通、司法等各部门的协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晚期胃癌患者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化疗的循证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置管的留置时间、通畅率及脱出率;应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腹痛、肠梗阻、胃肠道反应、腹腔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留置管留置时间[(10.6±4.3)d]、通畅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5.5±2.7)d,81.0%](均P< 0.05),而留置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4.8%比11.9%,P<0.05];研究组SF-36量表值的总分、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各项分值[(306.9±54.6)、(85.4±4.8)、(52.3±4.1)、(78.3±5.7)、(56.9±4.9)、(74.6±5.0)分]均高于对照组[(272.8±45.8)、(73.7±3.5)、(45.8±3.6)、(62.2±4.9)、(43.2±4.6)、(61.8±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骨髓抑制、腹痛、肠梗阻、胃肠道反应、腹腔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45.2%、2.4%、47.6%、4.8%及7.1%,明显低于对照组(73.8%、66.7%、9.5%、69.0%、9.5%及14.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接受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有"医术乃仁术",医者是"仁爱之士"、"大医精诚"、"济世救人"的思想,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判断力强、知识丰富和不迷信。这些均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冠心病高危人群血脂和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胆固醇合成、吸收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59例冠心病高危人群在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4周前后血脂及胆固醇合成标志物[角鲨烯/总胆固醇(TC)、链甾醇/TC、7-烯胆烷醇/TC]、吸收标志物(谷固醇/TC、豆固醇/TC、菜油固醇/TC)。根据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入选者分为反应好者和反应差者两组。分析两组血脂和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的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反应好者9.4%,反应差者7.4%)外,其它几项均降低,反应好者TC、LDLC下降幅度较反应差者更大(均P0.01)。反应好者中,TC降低幅度与角鲨烯/TC、谷固醇/TC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247,r=0.205,均P0.05),LDLC降低幅度与菜油固醇/TC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193,P0.05);反应差者中,TC降低幅度与豆固醇/TC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388,P0.01),LDLC降低幅度与角鲨烯/TC、豆固醇/TC、谷固醇/TC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280,P0.05;r=-0.517,P0.01;r=-0.32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后,TC、LDLC的变化在反应好者中较反应差者中明显,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变化差异不大。反应好者中,TC、LDLC的下降幅度与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均呈正相关;而反应差者中则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记忆合金聚髌器钻孔和不钻孔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传统方法不钻孔治疗髌骨骨折22例,改良方法在髌骨上极钻孔治疗髌骨骨折3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1.5年。传统组:优14,良5,中2,差1。改进组:优27,良3,中1,差1。传统组优良率86%,改良组优良率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能够充分发挥张力带固定的作用,固定更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