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结肠造瘘术的手术技巧。方法:1999年3月-2002年10月间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乙状结肠造瘘术5例,其中包括直肠下段癌4例和直肠癌伴肠梗阻1例。手术方式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4例,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1例。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人工肛门出血、坏死、内陷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平均1.8(1.1—2.9)年,造瘘口的吻合钉在术后1年后逐渐脱落,人工肛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进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造瘘口形态一致,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胰头癌与壶腹癌同属壶腹周围癌,发生部位接近、治疗方式大多相同,但预后迥异.笔者比较研究了C-erbB-2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胰头癌与壶腹癌中的表达情况,希望从中找到影响预后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作对本院1995年9月至2005年9月间收治21例阑尾炎术后因各种原因施行再手术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Ⅲ期胃癌术后联合化疗与金克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金克+MF(丝裂霉素+呋喃尿嘧啶)方案对Ⅲ期胃癌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126例胃癌根治性切除病例随机分对照组(n=66)及试验组(n=60),前者用MF方案,后者用金克+MF方案治疗。分别观察不良反应、骨髓功能、肝功能及生存率情况。[结果](1)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2)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升高及白蛋白降低均较试验组明显。(3)试验组5年生存率(46.7%,28/60)显著高于对照组(31.8%,21/66)(P<0.05)。[结论]丝裂霉素+呋喃尿嘧啶+金克可提高胃癌的化疗耐受性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C-erbB-2蛋白、EGFR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例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32例胰腺癌、10例无肿瘤胰腺组织中的C-erbB-2蛋白、EGFR的表达.结果32例胰腺癌中14例呈C-erbB-2蛋白阳性,15例EGFR呈阳性,但对照组胰腺组织中C-erbB-2蛋白,EGFR均呈弱反应性或无染色;胰腺癌组中两种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EGFR阳性者术后生存期较C-erbB-2蛋白、EGFR阴性者为短(P<0.05).结论C-erbB-2蛋白、EGFR在胰腺癌中存在较高的过表达率,提示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C-erbB-2蛋白、EGFR在胰腺癌中的过表达与病人的生存期缩短有关,提示两种蛋白可能是胰腺癌病人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