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轻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排空障碍.近年来胃肠外科对此症认识逐渐加深,1999-2005年我们应用中药及胃镜下放置鼻饲管方法处理该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的本质为脂多糖,其分子中的磷酸基团和2—酮—3—脱氧—D甘露醇—辛酮糖携带大量负电荷,能与阳离子基因吸附剂发生强烈吸附,基于此原理,目前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带阳离子基团修饰的吸附剂,如聚乙烯酰胺、二乙烯二胺以及带氨基的氨化聚球形吸附剂,对内毒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血液相容性好,在血液灌流治疗内毒素血症方面可能具有巨大的潜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488-3p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通过抑制易感基因(BRCA2)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在S期聚集的作用。方法用RT-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远端转移肿瘤组织和未转移肿瘤组织miR-488-3p的表达;检验BRCA2是否为miR-488-3p的潜在靶基因;RT-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BRCA2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BRCA2蛋白表达;用CCK8法检测吸光光度值;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比值;用Tranwell小室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侵袭、增殖、迁移及S期的聚集;构建乳腺癌异种移植裸鼠模型,检测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及miR-488-3p在miR-488-3p模拟物转染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在乳腺癌细胞miR-488-3p表达显著增高(P0.01);在远端转移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1);miR-488-3p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miR-488-3p能抑制BRCA2的mRNA翻译及其蛋白表达。BRCA2对乳腺癌有抑制效果,可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增殖、迁移及在细胞周期S期聚集。上述作用可被BRCA2抑制;在裸鼠体内,miR-488-3p能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488-3p抑制BRCA2,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有可能成为乳腺癌诊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4.
徐国江  方贵龙 《天津医药》2000,28(12):755-756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少见有时又特别隐蔽的严重腹部损伤,占腹部脏器损伤的2.5%~5%。诊断及处理十分困难,若术中探查漏诊或术式选择不当则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本文将1990~1998年间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13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18~60岁。损伤原因:车祸伤7例,钝器伤2例,高空坠落伤1例,  相似文献   
5.
对术前曾行氨基酸分析的58例患按术后有无关发症分为两组,比较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旋氨在酸、蛋氨酸,色氨酸水平。结果:并发症组术前BCAA:AAA比值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1.71±0.44)vs(2.34±0.63)」mmol/L(P〈0.01),MET与TRP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分别为「(71.46±11.69)vs(34.85±6.53)mmol/L、」59.52±17.21)vs(48.43±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膈疝15例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术前确诊1O例,治愈14例,死亡1例.④结论 临床经验不足是导致创伤性膈疝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X线和CT检查在膈疝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 45岁.因间断脐周隐痛10余年加重5天入院.腹痛间断发作,每月1~2次,止痛剂可缓解,发病后无发热.但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外科查体:腹部膨隆,可见肠型,上腹部压痛明显,左上腹可触及一约7cm×5cm×3c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推之不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B超示:①腹部包块;②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EpCAM的表达,EpCAM的表达量以阳性率表示.结果 42例胃癌组织中,34例(81.0%)EpCAM呈阳性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EpCAM在转移胃癌中表达阳性率(86.4%,19/22)高于无转移的胃癌(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与胃癌的转移相关.EpCAM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CD44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与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胃腺癌组织标本42例、不典型增生组织标本25例和正常胃组织标本25例中Ep CAM和CD44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Ep CAM和CD4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p CAM在胃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8.1%,64.0%,8.0%,P均〈0.0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润和TNM分期(Ⅰ~Ⅱ/Ⅲ~Ⅳ)有关(P均〈0.05);CD44在胃腺癌组织中、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亦均有统计学差异(69.4%,40.0%,12.0%,P均〈0.01),其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中高分化/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Ep CAM和CD44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3,P〈0.01)。结论 Ep CAM和CD44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