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治疗,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本院34例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发生率为22.7%(a4/150)。34例胆漏患者中,22例在术后24h内出现,12例在术后3~7d出现,经腹腔引流34例患者均治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轻柔,认真仔细缝合胆总管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是防治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0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250例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脐入路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科64例腹股沟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行经脐TAPP和传统TAPP各3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满意度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经脐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94.3±10.7) min vs.(60.4±4.4) min,t=16.593,P=0.000],但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低[(1.3±0.5)分vs.(3.1±0.7)分,t=-12.64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7±0.7) d vs.(4.3±1.0) d,t=-12.149,P=0.000],住院费用低[(16.0±0.6)千元vs.(18.5±0.7)千元,t=-15.594,P=0.000],切口满意度评分高[(12.8±1.1)分vs.(8.6±1.5)分,t=12.635,P=0.000]。2组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针刺疗法对预防胆囊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硬模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配合针刺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排尿情况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成功率为88.6%,优于对照组的65.9%;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率为7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采用穴位按摩和针刺疗法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胆囊管细管引流用于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合部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225例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胆囊管汇合部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9例术中经胆囊管放置胆总管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引流组),106例直接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缝合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引流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胆漏发生率(8.40%)低于缝合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胆囊管细管引流应用于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合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2月90例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4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A组),42例行T管引流(B组)。记录各种临床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恢复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低于B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优于T管引流,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牛心包补片用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治疗腹股沟疝情况,探讨不同类型生物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两种类型生物补片的对照研究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运用两种类型生物补片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类型生物补片分为2组。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指标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类型生物补片在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安全性和短期疗效。 结果接受非交联SIS补片和交联牛心包补片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7、-0.05、-0.63,P均>0.05)。2组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血清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1、0.39、1.16,P>均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发生阴囊血肿、慢性疼痛、异物感、复发、感染及肠道相关并发症。 结论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牛心包补片均用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射精量和射精部位因畜种而异。反刍动物射精量少而浓稠,精液射于阴道前端和宫颈阴道部,而马在交配时则将多量的精液通过子宫颈而射入子宫腔内。 在进行人工授精时,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精子的损耗并最有效地利用精子,需将精液输入子宫颈内或子宫腔内。下表列示了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硬膜外麻醉下行免固定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和优点。方法对37例从2007年2月起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TEP)治疗的腹股沟斜疝、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顺利,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5min,术后平均4d出院,平均节省费用4000元。随访至2009年1月,2例复发。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行TEP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并可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