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的安全牲和有效姓。方法 选择孕足月的初产妇96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2组,A组(n=48):行腰-硬联合穿刺(CSEA) 镇痛;B组(n=48):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给药镇痛(CSA)。两组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6μg,随后A组采用硬膜外镇痛, 以每小时5~8ml的速度持续输注0.0825%罗哌卡因溶液(含O.4~0.5μg /ml舒芬太尼),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B组CSA镇痛,镇痛药液为0.9生理盐水30ml+舒芬太尼60μg(即舒芬太尼2μg /ml),PCA采用LCP方案,即负荷量为2m1,背景剂量为2 ml/h,PCA单次剂量为1 ml/次,锁定时间为45min; 观察镇痛给药前、后产妇BP、HR、RR、SpO2,镇痛起效时间、VAS镇痛评分、改良Bmmage评分,记录局麻药及舒芬太尼用药总量,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和产妇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结果 各组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时间、宫口扩张程度基本相似(P>0.05),B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组,全程镇痛满意度A组与B组均为96%,催产素使用率A组为11例(22.91%)、B组13例(27.08%);新生儿1、5 Apgar's评分分别为9.0土0.4和 9.4土0.3,产妇瘙痒率则分别为15例(31.3%)和12例(25.0%),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及尿储留发生(P>0.05);而A组下肢麻木的发生率为17例(35.41%),而B组为0(p<0.01)。结论 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全产程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产妇的满意率高,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且可避免低血压和运动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孕足月的初产妇96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A组(n=48): 行腰-硬联合穿刺(CSEA) 镇痛; B组(n=48): 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给药镇痛(CSA).两组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6μg,随后A组采用硬膜外镇痛,以每小时5~8 mL的速度持续输注0.082 5%罗哌卡因溶液(含0.4~0.5μg /mL舒芬太尼),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B组CSA镇痛,镇痛药液为0.9%生理盐水30 mL+舒芬太尼60 μg(即舒芬太尼2 μg /mL),PCA采用LCP方案,即负荷量为2 mL,背景剂量为2 mL/h,PCA单次剂量为1 mL/次,锁定时间为45 min; 观察镇痛给药前、后产妇BP、HR、RR、SpO2,镇痛起效时间、VAS镇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局麻药及舒芬太尼用药总量,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和产妇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结果 各组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时间、宫口扩张程度基本相似(P>0.05),B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组,全程镇痛满意度A组与B组均为96%,缩宫素使用率A组为11例(22.91%)、B组13例(27.08%); 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0±0.4和 9.4±0.3,产妇瘙痒率则分别为15例(31.3%)和12例(25.0%),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及尿潴留发生(P>0.05); A组下肢麻木的发生率为17例(35.41%),而B组为0(P<0.01).结论 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全产程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产妇的满意率高,全身不良反应少,且可避免低血压和运动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组(S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组(F组)。潜伏期宫口开大2cm,规律宫缩时开始硬膜外分娩镇痛,背景输注10ml/h,单次PCA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记录各时点疼痛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宫口开大3、5、8、10cm时S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间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5min时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舒芬太尼0.2μg/ml+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按PCA 5ml/15min.于官口开全时停泵。同期同等条件非无痛分娩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100%,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法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方曼菁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01,22(10):889-890
目的 比较 0 1%罗哌卡因 (Rop)或 0 1%布比卡因 (Bup)与芬太尼 (Fen)分娩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足月初产妇 (ASAⅠ~Ⅱ级 ) 30 0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10 0 )用 0 1%Rop +Fen1 5 μg/ml,以LCP模式行PCEA ;B组 (n =10 0 )用 0 1%Bup +Fen 1 5 μg/ml ,以LCP模式行PCEA ;C组 (对照组 )阴道自然分娩 ,未镇痛者 ;观察镇痛效应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 >C组 (P <0 0 1) ,镇痛起效时间A ,B组分别为 ( 7 5± 2 6 )min和 ( 8 6± 3 1)min (P >0 0 5 ) ;镇痛期间Bromage运动阻滞及下肢麻木活动障碍情况为A组≈C组 B组 >C组 (P <0 0 1)。A ,B组比C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 <0 0 5 ) ;阴道自娩率A组≈B组 >C组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C组高于A ,B两组 (P >0 0 5 ) ;宫缩、胎心、使用缩宫素及出血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0 1%罗哌卡因或 0 1%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产妇满意度高 ,且以 0 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LCP模式行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