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级。方法对2013年1~12月间171例行PK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为3组:<40mL(A组)、40~79mL(B组)、≥80mL(C组),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共有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3例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9%(34/171),其中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1.5%(3/26)、B组20.7%(18/87)、C组22.4%(13/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5,P>0.05)。43例次并发症中,Ⅰ级22例次、Ⅱ级16例次、Ⅲa级1例次、Ⅳa级3例次、Ⅳb级1例次,无Ⅲb级和Ⅴ级(死亡)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不需要处理或不需要介入治疗的ClavienⅠ、Ⅱ级并发症占绝大多数(88.4%),而ClavienⅢ级(2.3%)及ClavienⅣ级(9.3%)并发症较少见,无ClavienⅤ级并发症。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成功地应用于PKRP术后并发症的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合并下尿路症状分为对照组60例(未合并)及观察组(合并)32例,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手术时间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术前(P<0.01)。观察组患者病程、术前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最大尿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程、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影响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大尿流率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下尿路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结果 LRC手术时间长于ORC组,在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小于OR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术后并发症(尿瘘、尿路感染、肠粘连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RC比较,LRC具有失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将成为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体型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10月73例本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104例非精索静脉曲张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病史采集、体检及阴囊B超检查以明确病情及分期。将精索静脉曲张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中不同级别的患者同样依据上述指标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BM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年龄、身高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级别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年龄、身高、体重及BMI 4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体型瘦弱的人较容易出现精索静脉曲张,而瘦弱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身高对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RPM8抑制剂BCTC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抑癌作用。方法: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M8的表达;MTT法检测DU145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p-AKT,p-GSK-3β,cyclin B1,cyclin D1,CDK2/4/6)、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迁移相关蛋白(pFAK,MMP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CR和Western blot提示TRPM8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PNT1A细胞;BCTC处理后,DU14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细胞周期表现为G0/G1阻滞期(P<0.05),迁移、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但凋亡相关实验显示BCTC并不引起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显示BCTC能下调p-AKT,cyclin D1,CDK2,CDK6,MMP2和pFAK等的表达,而上调p-GSK-3β的表达。结论:TRPM8抑制剂BCTC能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抗前列腺癌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钙化是前列腺结节中的常见现象,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患者前列腺钙化改变,在前列腺根治标本中,病理医师常发现前列腺钙化灶的存在,然而关于前列腺钙化灶与前列腺疾病关系仍不明确~([1-2])。既往研究发现,前列腺钙化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存在一定关系,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前列腺炎症及钙化可能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改变。前列腺癌往往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而前列腺增生起源于移行带,不同部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T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影像学检查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怀疑前列腺癌并行MRI及MR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HP)组。观察两组患者MRS参数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枸橼酸盐(Citrate,Cit)值(CC/C),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G)对照;评估MRS对Pca诊断效能,分析CC/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2例Pca的CC/C平均值为2.52±1.42,而52例BHP的为0.70±0.77(P0.01),MRS对前列腺癌诊断效率:灵敏度87.5%、特异度86.3%、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1.6%;G≤7患者CC/C平均值为1.81±1.09,G7患者为3.38±0.98(P0.01)。结论 MRS的应用有助于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且其参数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渗湿汤辅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 术(PVP) 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 例择期行PVP 的BPH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75 例。2 组均给予PVP 治疗,对照组术后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渗 湿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评分)、排尿功能、生活质 量(QOL) 评分、性激素水平;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 对照组78.67%(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IPSS 评分、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 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残余尿 量(PVR)、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最大尿流率(Qmax)、睾 酮(T)、催乳素(PRL) 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 PVR、LH、E2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Qmax、T、PRL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渗湿汤辅助治疗PVP 术后BPH 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排尿 功能与性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下1470 nm激光与钬激光治疗内生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手术患者共101个肾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53个肾囊肿采用输尿管软镜1470 nm激光开窗内引流术(1470 nm激光组),48个肾囊肿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开窗内引流术(钬激光组)。每组按囊肿壁厚度分为薄壁囊肿亚组和厚壁囊肿亚组。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肾脏CT影像学检查,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安全性、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6个月手术效果。结果:术后两组发热、腰痛等无明显差异,1470 nm激光组术后囊肿血肿更低(0/53 vs.4/48,P=0.048)。1470 nm激光组术中开窗直径显著大于钬激光组[1.9(1.5,2.1) cm vs.1.6(1.3,2.0) cm,P=0.047],并且在厚壁亚组中1470 nm激光组肾囊肿开窗直径更显著大于钬激光组[(1.77±0.34) cm vs.(1.47±0.34) cm,P=0.003],而在薄壁亚组中肾囊肿开窗直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两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1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EPVL辅助ESWL治疗80例(观察组),仅采取ESWL治疗82例(对照组);每日门诊B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血尿、感染、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首次排石时间、排石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PVL辅助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能加快排石速度,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