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EG(Thromboelastography),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K时间、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及LY30。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 全麻组R、K术中及术后均低于术前,其中R值术后组内明显低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全麻组α、MA、CI及LY30术中及术后均高于术前,其中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高于硬膜外组(P<0.05);LY30硬膜外组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前者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分娩镇痛因其众多必要性在国内已开展多年,其中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是较好的分娩镇痛方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目前基本上采用一次性白控镇痛泵,由于一次性自控镇痛泵费用较高,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产妇难以接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使用.为此,我们将普通微量泵代替一次性自控镇痛泵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方妩梅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61-226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方法选择102例ASA分级Ⅰ-Ⅱ级妊高征择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SEA,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观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和麻醉开始到新生几娩出时间,记录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和麻醉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患者随机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Ⅰ组,20例)、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20例)、空白对照组(Ⅲ组,20例).Ⅰ组患者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 mg/kg;Ⅱ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接PCIA泵;Ⅲ组患者术前术后均不予特殊镇痛措施.观察术后0.5、2.0、4.0、6.0、12.0、24.0 h 6个时点患者的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结果 3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术后0.5、2.0、4.0、6.0、12.0 h 5个时点Ⅱ组高于Ⅰ、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5个时点Ⅰ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镇痛效果优于PCIA,但不能完全消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产科质量的不断提高,由产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倍受重视,寻求简单、安全及有效的无痛分娩法是近年来产科医生与孕妇共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单用硬模外阻滞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