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腰椎手术中使用不同手术床仰卧位、俯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与腹内压(IAP)的影响,为临床俯卧位手术液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全麻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36例,手术中使用Jackson手术床(Jackson组)与普通手术床(Normal组)患者各1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仰卧位、俯卧位10 min时、手术结束前俯卧位及手术结束后仰卧位的CVP、I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麻醉诱导后患者仰卧位和俯卧位10、30、60 min时的氧合指数(OI).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IAP与CVP及不同体位IAP、CVP的相关性.结果 与仰卧位相比,两组患者俯卧位10 min时IAP均下降(P<0.01),Jackson组CVP下降(P<0.01),Normal组CVP升高(P<0.01);Jackson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rmal组MAP、HR均下降(P<0.05);Jackson组OI升高(P<0.01),Normal组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ackson组患者俯卧位下IAP与CVP呈正相关(r=0.709 3,P<0.01),Normal组IAP与CVP之间无相关性(P>0.05);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CVP与俯卧位下CVP均呈正相关(r=0.760 7,0.829 7;P<0.01);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IAP与俯卧位下IAP均呈正相关(r=0.752 8,0.920 0;P<0.01).结论 使用Jackson手术床的患者翻身前后对循环影响小,俯卧位手术更有利于改善氧合.IAP可作为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补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缘下入路腹横肌平面(oblique subcostal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OSTAP)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147例,男85例,女62例,年龄18~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四组。四组术前双侧肋缘下入路,A组(n=41)、B组(n=55)、C组(n=37)分别给予0.375%、0.5%、0.75%罗哌卡因共2.5 mg/kg,D组(n=14)双侧各给予生理盐水20 ml。术中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0.8~1.0 MAC维持,右美托咪定0.5μg/kg,并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持续微泵。术后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48 h。观察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出血量。并记录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术后12 h芬太尼用量、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A、B、C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0.5±9.4)、(27.4±7.4)和(30.9±8.8)μg,均明显少于D组的(47.1±9.3)μg(P0.05)。四组术中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12、24 h VAS评分、术后12 h芬太尼用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OSTAP阻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报道了1例未预计的前列腺副神经瘤的麻醉处理过程.患者在麻醉诱导和手术内镜操作时出现高血压危象,BP控制后继续完成前列腺剜除手术,术中高血压危象发生时留取血样的儿茶酚胺检测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该例患者为前列腺副神经节瘤.患者预后良好.术中未预计的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是麻醉医师围手术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干预组,31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干预加静脉自控镇痛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因此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机体状态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120例aSAH患者按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两组:D组(是,n=60)、C组(否,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CVS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麻醉诱导后(T_1)~术毕(T_4),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较麻醉诱导前(T_0)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拔管时(T_5)呈上升趋势,但D组T_1~气管插管后5 min(T_3)的MAP水平、T_1~T_5时间点的HR均高于C组(P0.05)。较麻醉诱导前,术毕、术毕6 h及术毕24 h时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PMN)、丙二醛(MDA)水平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但D组患者各时间点PMN、MDA低于C组,SOD活性高于C组(P0.05)。D组患者血管造影痉挛、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组患者中GOS评分1~3分比重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aSAH介入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CVS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