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脾破裂保守治疗20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破裂在临床上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脾破裂保守治疗的价值。结果20例脾破裂患者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脾破裂在一定程度上可保守治疗,从而避免脾切除手术及影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14-3-3σ调控p27抑制Rat1-Akt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14-3-3·σ(Ad-14-3-3·σ)对Akt过表达Rat1-Ak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通过调控p27而实现。 方法: 通过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实验检测Ad-14-3-3·σ对Rat1-Ak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激酶分析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探讨Ad-14-3-3·σ对p27磷酸化水平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结果: Ad-14-3-3σ转染的细胞BrdU阳性率(45%)低于PBS处理组(100%)或Ad-β-gal转染的对照组细胞(98%)。14-3-3σ可降低磷酸化p27的水平和减少Akt介导的p27在胞浆中的定位。 结论: 转染14-3-3σ基因能抑制Akt过表达细胞株Rat1-Akt增殖,14-3-3σ通过降低Akt激酶磷酸化p27的活性,阻断Akt介导的p27胞浆错位,从而发挥其抑制Rat1-Ak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以“体检发现胆囊结石2 a”为主诉入院。无腹痛,无反酸、嗳气,无发热、黄疸。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右肋缘下未触及,Murphysing(-)。2 a前B超提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入院后给予相关检查,B超提示: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于2006年12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脏形态、色泽正常,在正常胆囊区未见胆囊,胆总管未见扩张,反复查找未见胆囊,疑为肝内胆囊,遂术中B超探查,仍未见胆囊,之后用细针穿刺胆总管,用38%泛影葡胺40 m l造影,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内胆管及分支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初步检测其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使用RT—PCR方法扩增BDNF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测序,将测序完全正确的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pShuttle2中,然后利用体外连接法将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Adeno—X^TM腺病毒骨架中。Lipofectamine^TM 2000法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少量提取重组腺病毒DNA检测证实为复制缺陷型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后大量扩增。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法初步检测BDNF目的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证实其在HEK293细胞中可高水平表达BDNF目的基因。【结论】利用体外连接法可方便、快捷地构建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可在体外高水平表达表达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泮托拉唑(Pantoprazle)是一种二烷氧基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能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的 H~+,K~+-ATP 酶,使壁细胞内的 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从  相似文献   
8.
脐尿管瘘1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脐部反复化脓,疼痛数年,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但间歇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作。查体:脐部见脓性分泌物,脐周压痛,压痛下腹部时牵拉脐部疼痛,用2ml甲基蓝注射液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由导尿管注入膀胱,5min后见脐部有蓝色脓液。证明脐部与膀胱相通,行“脐尿管切除术”。手术取脐下正中线切口,沿脐部开口周围皮肤切除瘘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人内皮抑素小环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探讨小环载体作为生物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将mc-hES、pcDNA-hES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后,通过ELISA、RT-PCR和Westernblot观察hES表达。MTT法检测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mc-hES和pcDNA-hES均能表达hES,mc-hES能明显抑制HUVEC的生长,而对HepG2无明显作用(P〈0.05)。在相同条件下,小环较常规质粒在体外能快速介导转基因的表达,且较传统质粒高6~8.3倍。结论 mc-hES较普通质粒pcDNA-hES在肝癌细胞中能高效表达转基因,为小环载体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和男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之一,即使长期治疗,其症状也总是反复,属于难治性疾病,因机制不完全清楚,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和男科门诊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舍尼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